[发明专利]进行智能管道能力调用的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6951.3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6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黎明雪;何震苇;林奕琳;张琳峰;曹磊;王波;王哲;区洪辉;胡文胜;王庆扬;何宇锋;陆钢;尹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0 | 分类号: | H04W12/00;H04W24/00;H04W28/24;H04W80/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海强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行 智能 管道 能力 调用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进行智能管道能力调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用客户端在所在的移动终端进行网络业务时,向能力开放网关发送智能管道能力调用请求,该智能管道能力调用请求中包括预先导入该应用客户端的电子凭证的凭证标识WarrantID、应用客户端的用户标识ID、所述网络业务的会话ID、业务类型与业务流描述信息;
能力开放网关向凭证管理系统发送鉴权请求,该鉴权请求中包括所述WarrantID;
凭证管理系统基于预先存储的电子凭证信息对所述WarrantID进行鉴权,判断所述WarrantID是否合法有效,所述电子凭证信息包括电子凭证的WarrantID和凭证属性,所述凭证属性包括所述电子凭证支持的能力配额和服务级别协议SLA,所述能力配额包括次数、流量或时长;
若所述WarrantID合法有效,凭证管理系统根据所述电子凭证的SLA审批用于所述网络业务的网络能力,并向能力开放网关返回所述WarrantID通过鉴权的鉴权结果消息,该通过鉴权的鉴权结果消息包括所述WarrantID与审批的网络能力信息;否则,向能力开放网关返回所述WarrantID未通过鉴权的鉴权结果消息;
根据所述鉴权结果消息,若所述WarrantID通过鉴权,能力开放网关根据鉴权结果消息中的网络能力信息,向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设备发送网络能力保障请求,该网络能力保障请求中包括所述网络能力、所述用户ID、所述会话ID、业务类型与业务流描述信息;
PCRF设备根据所述网络能力保障请求对所述网络业务执行相应的网络能力保障;
所述方法还包括:
能力管理平台登录凭证管理系统生成电子凭证,在凭证管理系统的信息数据表中存储该电子凭证信息,并在能力管理平台发布生成的电子凭证;
移动终端从能力管理平台订购获取电子凭证;或者其它应用客户端或应用服务器从能力管理平台订购获取电子凭证,并将订购获取的电子凭证转让给所述移动终端;
应用客户端根据用户指示从所述移动终端导入所述电子凭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PCRF设备对所述网络业务执行响应的网络能力保障之后,还包括:
PCRF设备向能力开放网关返回执行结果消息,该执行结果消息中包括所述会话ID、为所述网络业务提供的QoS信息;
能力开放网关向所述应用客户端返回能力调用响应消息,该能力调用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会话ID和为所述网络业务提供的QoS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PCRF设备记录所述网络业务对所述电子凭证的QoS使用额度,生成电子凭证使用记录并上报给能力开放网关,所述电子凭证使用记录包括所述WarrantID、所述网络业务对所述电子凭证的QoS使用额度、所述网络业务的会话ID、业务类型与业务流描述信息;
能力开放网关将所述电子凭证使用记录分别转发给凭证管理系统和能力管理平台;
凭证管理系统根据所述电子凭证使用记录对所述电子凭证信息中所述电子凭证支持的能力配额进行更新,能力管理平台根据所述电子凭证使用记录生成计费清单并发给计费系统进行计费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更新后的所述电子凭证支持的能力配额为零时,凭证管理系统从信息数据表中删除所述电子凭证对应的电子凭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配额为流量或时长时,凭证管理系统向能力开放网关返回的所述WarrantID通过鉴权的鉴权结果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电子凭证支持的能力配额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能力开放网关基于所述电子凭证支持的能力配额对所述网络业务对所述电子凭证的QoS使用额度进行监控;
在所述网络业务对所述电子凭证的QoS使用额度达到所述电子凭证支持的能力配额时,能力开放网关指示所述PCRF设备结束对所述网络业务的网络能力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69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