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刮痧板的按摩棒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31927.0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1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姚荣翠;覃志明;刘金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市艾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H39/04;A61N2/0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林培 |
地址: | 5410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刮痧 按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摩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刮痧板的按摩棒。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一个单一的按摩疗法对身体和情感都是有好处的。作为行之有效的健康益处,做一些简单的按摩是一个更平衡的生活方式。但是,随着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的按摩器具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按摩需求。
目前,市场上的按摩器品种繁多,具有多功能的按摩器体积较大,结构复杂,携带起来不方便。刮痧按摩时,人们常常需要借助刮痧板作用于人体表面皮肤,刺激人体的相关经络、穴位,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行气止痛、清热解毒、增强皮肤渗透性,改善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从而可以有效的改善处于在亚健康的人。
因此,研究发明出一种带刮痧板的按摩棒来实现按摩和刮痧功效。例如公开号为CN208216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脚底按摩治疗保健棒,整个棒分为按摩段和手持段,手持段位于棒的中部,按摩段有两段,分别位于手持段的两侧,一按摩段为弧形板,椭球状按摩段上还可以设置刮痧板,该刮痧板最好沿椭球对称纵剖面周边球绕一圈。虽然该按摩棒可以实现推按、刮按、条块状按、点按等按摩,但使用该按摩棒仅方便于按摩脚部,用于其他身体部位按摩时,一大一小的按摩头略显笨重,手指和手腕按摩费力,不能满足对不同部位的按摩需求,并且携带不方便。
综上所述,合理利用按摩头与握持棒杆,能使简单的按摩棒具有多功能性和便捷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带刮痧板的按摩棒,按摩时具有磁疗按摩和刮痧按摩功效,提高了按摩质量和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带刮痧板的按摩棒,包括棒状握杆和按摩头,所述按摩头固装在棒状握杆端头,棒状握杆端头内嵌入永磁磁铁,所述的棒状握杆径向对应两侧表面设有凸起板。
所述的棒状握杆径向对应两侧表面的凸起板为弧形刮痧板,可以作用于身体部位进行刮痧按摩,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
所述的棒状握杆另两侧表面设有防滑带,防止光滑的棒状握杆滑手脱落。
所述防滑带为均匀分布的三块内凹槽,可以舒缓按摩时手指上的力气,同时还能起到防滑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带刮痧板的按摩棒的具备了推拿按摩、锤击按摩、穴位按摩、磁疗按摩和刮痧按摩等多种功能。合理地利用了按摩棒的按摩头与握持棒杆,在握持棒杆的径向对应两侧表面设有凸起板,可以进行刮痧按摩;在棒状握杆另两侧表面设有防滑带,可以舒缓按摩时手指上的力气,有效防止光滑的棒状握杆滑手脱落;棒状握杆端头内嵌入永磁磁铁,磁疗按摩身体部位舒适感强,按摩效果显著;整体呈棒状结构,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A-A向剖视图。
图中标号为:1、棒状握持;2、按摩头;3、永磁磁铁;4、凸起板;5、防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发明带刮痧板的按摩棒,按摩头2固装于棒状握杆1的端头上,棒状握杆1端头内嵌永磁磁铁3,当使用棒状握杆1两端按摩头时,可以实现多种按摩和磁疗功效。如使用按摩头2在身体相应部位或者穴位进行按、摩、推、点、扣等传统按摩,可以达到很好的按摩效果。与此同时,按摩头2与永磁磁铁3接触,使得按摩过程中又具备磁疗的功效,很大程度提高了本发明的按摩效果。
实施例2:
本发明带刮痧板的按摩棒,当使用棒状握杆1径向对应两侧的凸起板4时,可以实现刮痧按摩功效。如使用棒状握杆凸起板4作用在身体部位进行刮痧按摩,手指放到棒状握杆1另两侧的相应防滑带5上,防止手指与棒状握杆之间的相对滑动,舒缓了手指上的力,从而达到又省力气,又能进行有效的刮痧按摩,很大程度增加了本带刮痧板的按摩棒的按摩功能。
综上所述,本带刮痧板的按摩棒既能适应身体的部位和穴位的按摩,按摩头具有磁性,可以在按摩的同时进行磁疗,又可使用握持棒杆的弧形凸起板进行刮痧按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市艾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桂林市艾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19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式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
- 下一篇:大楼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