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含量检测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1182.8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8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媛;张闻;许琴;周海滨;王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性 粒细胞 明胶 相关 运载 蛋白 含量 检测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蛋白检测技术方案,特别是一种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含量检测试剂盒。
本申请中下列表达式的意义为:
0.01-0.2M NaCl:表示溶液中NaCl浓度为0.01-0.2mol/L;
0.1-3% 蔗糖:表示每100mL溶液中加蔗糖0.1-3g。
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BSA:牛血清白蛋白;
EDTA:乙二胺四乙酸;
EDAC:水溶性碳二亚胺类交联剂;
PEG:聚乙二醇;
MES:一水吗啉乙磺酸
本申请中跟上述表达式类似之处,所表达意义均跟上述意义类似;本申请中类似表达式另有说明的除外。
背景技术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简称NGAL) 是1993 年在中性粒细胞内首先被发现的,与炎症、胚胎发育、免疫应答、趋化作用、信号转导以及多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等过程相关。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NGAL 蛋白在多种疾发过程中具有特异性表达变化的特点,使得NGAL 成为检测疾病的生物标志物。
在发生缺血性和毒性肾损伤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NGAL 将显著增加,在开始的两个小时内,尿液和血液中NGAL 水平将显著增加,因此NGAL 是早期急性肾损伤的敏感标志物。
急性肾功能损伤预后将发展成为急性肾功能衰竭。通用的诊断方法如测定血清肌酐或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只能在损伤后一天甚者几天内检测。有研究表明,健康志愿者尿液中NGAL 含量检测结果分布0.7-9.6ng/ml,平均值为5.3ng/ml。而血浆中的含量检测结果为37-106ng/ml,平均值为63ng/ml。当肾损伤后,随机检测重病患者,尿液NGAL 的浓度为110ng/ml 到40000ng/ml 不等。而他们EDTA 抗凝血浆检测结果为25ng/ml 到3491ng/ml。根据急性肾衰竭患者检测的90%阳性预测值判断,尿液中NGAL 的阳性判断值为350ng/ml,而血浆检测的阳性判断值为400ng/ml。
目前NGAL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法、放射免疫法、Western-blotting以及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法自动化程度不高,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放射免疫法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Western-blotting操作复杂,测定精密度低;而化学发光法灵敏度虽高,但测定线性范围较小且检测成本较高,需要特定化学发光检测仪,这些原因导致其应用范围较小。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也是测定人血浆或尿液中NGAL浓度的常用方法,该方法对仪器设备要求不高,没有环保和操作人员自身防护等问题。与其他测定方法比较,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靠,普通自动或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就可,有较大应用范围,较大的实用价值。
NGAL浓度在正常人尿液中低于10ng/ml,在重度肾病患者尿液中浓度可高达7000ng/ml以上。如此宽广的浓度范围,对检测试剂盒灵敏度和线性范围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上已有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人血浆或尿液中NGAL浓度的试剂盒,但这些试剂盒无法同时满足宽线性范围和高灵敏度的要求,因此需要稀释样本才能测定高浓度NGAL,这在使用上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含量检测试剂盒,组成构成简单、测试灵敏度好、线性范围广、稳定好,测试成本低廉,精度高,便于推广。
本发明公开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含量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R1、试剂R2以及NGAL试剂参考标准品,其中:
试剂R1:
Tris 10-100mM
NaCl 50-200mM
BSA 0.05%-1%
Tween-20 0.01%-0.1%
PEG 0.5%-3%
NaN3 0.1%
试剂R2:
Tris 10-100mM
NaCl 50-200mM
BSA 0.05%-1%
Tween-20 0.01%-0.1%
NaN3 0.1%
蔗糖 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11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