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种汽车用环保燃料油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27986.0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4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五连;丁以钿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五连;丁以钿 |
主分类号: | C10G27/04 | 分类号: | C10G27/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种 汽车 环保 燃料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绿色、环保燃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种汽车用环保燃料油。
背景技术
生物柴油具有较好的燃烧性能、可再生性,以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前景最好的化石替代品。但生物柴油在实现商业化的过程中,与成熟的化石柴油相比,还存在氧化安定性差,凝点、冷滤点高,以及粗酯合成与精制技术不到位,无进入燃油市场渠道等问题,使国内大部分的生物柴油仅作为油脂化工原料使用,如生产环氧增塑剂、皮革加脂剂、天然洗涤剂、脂肪酸醇等,未大量进入燃油市场。
在炼油行业,原油经常减压蒸馏加工,油品得率仅65~70%,余下“渣油”经催化裂化得到焦化柴油,属于“二次油品”,其十六烷值低(柴油44~45,焦化柴油38~39),臭味大,氧化安定性差,会氧化变色等,不能直接代替柴油。目前大部分采用加氢精制技术,但加氢设备投资大,加工成本高,民营企业难以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生物柴油、焦化柴油用于燃油时技术的不成熟,提供一种特种汽车用环保燃料油。本发明以氧化脱色精制工艺代替减压蒸馏精制技术,获得低成本生物柴油;又以焦化柴油代替轻柴油,以非加氢净化工艺代替加氢净化技术,获得低成本精制焦化柴油,极大地降低了产品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实现了地沟油、潲水油、焦化柴油的资源化利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而且所制得的调和燃料油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特种汽车用环保燃料油,其组成按质量分数计为:精制生物柴油36.0~56.8%、精制焦化柴油42.6~63.2%、互溶剂0.5~0.7%、抗氧剂0.08-0.10%;
所述的精制生物柴油是以地沟油、潲水油与甲醇合成的粗甲酯为原料,经氧化脱色、脱酸、去皂精制而成的生物柴油;
所述的精制焦化柴油是以焦化柴油为原料,经离子液脱胶、复合碱洗涤脱臭味及氮氧化物后得到的。
所述的互溶剂为三乙醇胺、或三乙醇胺与丁醇按质量比1:1混合的溶剂,所述的抗氧剂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
所述的离子液为三乙醇胺、30wt%硫酸铝溶液、磷酸按质量比3:40:57混合而成的,用量为焦化柴油质量的1~5%。
所述的复合碱为尿素、二乙醇胺、30wt%烧碱溶液按质量比2:8:90混合而成的,用量为焦化柴油质量的0.7~1%。
所述的精制生物柴油制备工艺为:
1)氧化脱色:以粗甲酯为原料,升温至65-70℃,加入硫酸-乙酸混合液至pH为5~6,搅拌均匀后;加入35wt%双氧水,保持氧化脱色1h;静置,去除氧化残渣及水分;所述的硫酸-乙酸混合液为96wt%硫酸、工业乙酸按质量比9:1混合而成的;
2)脱酸、去皂:加入复合碱溶液,搅拌15min后,静置分层,去皂;然后经水洗、真空90-100℃蒸馏脱除水分,制得生物柴油。
步骤1)中硫酸-乙酸混合液的用量为粗甲酯质量的0.5%,双氧水的用量为粗甲酯质量的1-3%。
步骤2)中所述的复合碱为5wt%烧碱液、二乙醇胺按质量比99.5:0.5混合而成的,用量按酸值皂化耗碱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注:Mkg—为5%烧碱、二乙醇胺混合液用量,kg
Wkg—为粗甲酯重量,kg
AV—为粗甲酯酸值,mgKOH/g
所述的精制焦化柴油制备工艺为:
1)脱胶:往焦化柴油中,加入离子液搅拌脱胶1h,去除柴油底层的胶质;
2)脱臭:往脱胶焦化柴油中加入复合碱,搅拌30min,静置,去皂,得精制焦化柴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社会效益:本发明将炼油厂渣油、地沟油、潲水油经处理后变成了了特种汽车用燃料油,达到了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同时制得的油品属于环保产品,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2)经济效益:以粗甲酯经氧化脱色精制工艺代替减压蒸馏精制技术,获得低成本生物柴油;又以焦化柴油代替轻柴油,以非加氢净化工艺代替加氢净化技术,获得低成本精制焦化柴油,极大地降低了产品成本;国内生物柴油卖价比轻柴油低1000元/吨,氧化脱色生物柴油又比国内减压蒸馏生物柴油低400元/吨;焦化柴油比轻柴油低1000元/吨;因此本发明的产品成本比轻柴油市场销售价低1000元/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五连;丁以钿,未经刘五连;丁以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7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