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套管的电性能测试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27457.0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8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汤伟;洪鹏鹏;张建宏;王振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2 | 分类号: | G01R1/02;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 11375 | 代理人: | 张辉 |
地址: | 361102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性能 测试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开关产品电性能测试领域,尤其是一种套管的电性能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套管被广泛的使用在高压开关柜内,用于将高压导体由封闭式柜体内引出,在高压导体和封闭式柜体之间起到支撑和绝缘的作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套管的一端是与标准电缆插头连接,另一端与高压开关柜内高压导体连接,通过套管本身的安装嵌件将其固定在封闭式柜体上面。在长期通电的情况下,套管的电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产品的使用寿命,因此每个套管都需要在电性能测试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在现有电性能测试工装中,多数是将套管的中心导体连接高压,安装嵌件接地,并将套管完全浸在绝缘油中,再进行高压试验。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考虑到套管的锥面与标准电缆插头锥面之间的尺寸配合问题及不同绝缘介质之间不同的介电常数对电场分布的影响问题等,而这些问题都会对套管电性能测试结果造成决定性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就出现过套管通过该种工装测试其测试结果合格,但是装配到高压开关柜后,产品就出现电性能问题。可以说在没有准确的模拟套管的实际工况下得出的试验结果,其可信度很低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套管的电性能测试工装,通过绝缘塞子来模拟实际工况中的标准电缆插头,其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得到显著的提高,可弥补现有工装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套管的电性能测试工装,包括工装支架和一高压连接杆,所述高压连接杆将套管的中心导体连接高压,所述工装支架通过接地环将套管上的安装嵌件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一端套接一绝缘塞子,所述绝缘塞子与标准电缆插头的配合部分的尺寸相同,绝缘材质也相同。绝缘塞子用于模仿与套管连接的标准电缆插头。使套管的锥面与标准电缆插头锥面之间的尺寸配合问题,在电性能测试中能充分的反应出来。
优选的,所述高压连接杆上设有多个定位接头,与所述套管的另一端套合。
进一步的,所述工装支架的顶部与定位接头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多个压夹,所述压夹上固定一压块,所述压夹控制压块向绝缘塞子和套管施加压力,将两者压向定位接头。
更进一步的,所述高压连接杆通过绝缘支柱固定在工装支架的底部。绝缘支柱起到一个高压对地的支撑和绝缘的作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压块和接地环通过金属软线连接和导通。
优选的,所述接地环为带有若干快速接头的金属圆环。接地环起到模拟封闭式柜体和将套管安装嵌件可靠接地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绝缘塞子来模拟实际工况中的标准电缆插头,绝缘油浸泡到套管的三分之二高度,其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得到显著的提高,可弥补现有工装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通过定位接头和快速压夹来实现套管的准确定位和快捷装配。其使用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单次同时能测试多个试品,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工装支架;11、顶板;12、金属支柱;13、底板;20、压夹;30、压块;40、绝缘塞子;50、接地环;60、高压连接杆;70、套管;80、定位接头;90、绝缘支柱;100、绝缘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套管的电性能测试工装,包括工装支架10和一高压连接杆60,高压连接杆60将套管70的中心导体连接高压,工装支架10通过接地环50将套管70上的安装嵌件接地。套管70的一端套接一绝缘塞子40,绝缘塞子40与标准电缆插头的配合部分的尺寸相同,绝缘材质也相同。绝缘塞子40用于模仿与套管70连接的标准电缆插头。使套管的锥面与标准电缆插头锥面之间的尺寸配合问题,在电性能测试中能充分的反应出来。
在高压连接杆60上设有多个定位接头80,与套管70的另一端套合,套管70通过定位接头80进行定位。在工装支架10的顶部与定位接头80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多个压夹20,压夹20上固定一压块30,压夹20控制压块30向绝缘塞子40和套管70施加压力,将两者压向定位接头80,从而固定绝缘塞子40和套管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74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