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核聚变堆连接用盲孔膨胀螺栓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25327.3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4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万东海;李鹏远;唐海平;张博;刘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3/06 | 分类号: | F16B13/06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遵义科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5 | 代理人: | 王妙德 |
地址: | 563003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核 聚变 连接 用盲孔 膨胀螺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紧固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核聚变堆中连接用盲孔膨胀螺栓。
背景技术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简称ITER)计划,是2005年由欧盟、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印度七方参加建造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目的是研发出可控核聚变技术,并最终为人类提供无限的、清洁的、安全的新能源,该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热核聚变实验堆连接用膨胀螺栓需要使用可控膨胀螺栓,以满足其在运行中所需的零部件均处在可控可靠的状况下工作,目前现有的普通膨胀螺栓,大多是一端带有锥度的螺栓头和附加一个四周开口的膨胀套,普通膨胀螺栓通过不断旋进一端螺母使外层膨胀套暴力膨胀至变形甚至破坏连接膨胀孔的不可控方式进行工作,并且普通膨胀螺栓无法根据连接膨胀孔长度进行适度调节,在热核聚变实验堆等尖端设备中,螺栓需具备膨胀力不能超过一定膨胀极限、可根据连接膨胀孔长度进行调节膨胀套长度和偶尔承受不可抗变载力等特点,在满足不破坏连接膨胀孔的前提下,实现连接可靠有效,因此,现有的普通膨胀螺栓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了一种热核聚变堆连接用盲孔膨胀螺栓,本膨胀螺栓利用摩擦式握裹力而达到连接固定效果,连接精准可靠,能够锁死,防止松动而导致的连接失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核聚变堆连接用盲孔膨胀螺栓,主要由螺母、螺栓、膨胀套组成,所述螺栓的中段为圆锥形、中上段为八角面形、上下两端为螺纹结构,膨胀套的圆形上端为外表面设有螺纹、内部设有内八角面形结构,膨胀套的下部为圆锥形且一侧设有轴向开口,膨胀套设在螺栓上,膨胀套下部的圆锥形与螺栓中段的圆锥形相配合,膨胀套上端内部的八角面形与螺栓中上段的八角面形相配合,调节垫圈通过其内孔的螺纹设在膨胀套的圆形上端上,螺母设在螺栓的上端,螺母下端面与膨胀套的上端面相接触,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通过螺母中设的螺孔紧定在膨胀套的上端面。
所述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为两个以上。
所述各部件的材质为316LN奥氏体不锈钢。
本发明的紧固和锁死原理为:利用轴向开口的膨胀套与螺栓进行配合,膨胀螺栓上端螺母在螺栓上旋进,以推动膨胀套在螺栓上从上端向下端移动,从而使膨胀套受力胀大与连接膨胀孔之间产生摩擦握裹力,以达到固定连接作用,螺栓下端旋入盲孔螺纹孔中,上端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旋入螺母紧定孔内可以锁死螺母,以防止因震动等因素产生松动而导致连接失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优点在于:
本发明利用摩擦式握裹力而达到连接固定效果,连接精准可靠,能够锁死,防止松动而导致的连接失效,本发明针对特定连接孔可以根据孔的长度在一定长度范围内自由调节膨胀套在孔内的膨胀受力位置,并且具有极限膨胀力可控,以达到保护连接膨胀孔不被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热核聚变堆连接用盲孔膨胀螺栓主剖视图;
图中:1-螺母、2-螺栓、3-膨胀套、4-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5-调节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就此理解为本发明所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凡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修改、替换和变更,均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一种热核聚变堆连接用盲孔膨胀螺栓,主要由螺母1、螺栓2、膨胀套3组成,所述螺栓2的中段为圆锥形、中上段为八角面形、上下两端为螺纹结构,膨胀套3的圆形上端为外表面设有螺纹、内部设有内八角面形结构,膨胀套3的下部为圆锥形且一侧设有轴向开口,膨胀套3设在螺栓2上,膨胀套3下部的圆锥形与螺栓2中段的圆锥形相配合,膨胀套3上端内部的八角面形与螺栓2中上段的八角面形相配合,调节垫圈5通过其内孔的螺纹设在膨胀套3的圆形上端上,螺母1设在螺栓2的上端,螺母1下端面与膨胀套3的上端面相接触,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4通过螺母1中设的螺孔紧定在膨胀套3的上端面。
所述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4为两个以上。
本发明的热核聚变堆连接用盲孔膨胀螺栓的连接装配过程主要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53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