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抛光垫在线修整的超光滑平面研磨抛光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24335.6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9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潘继生;阎秋生;路家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53/013 | 分类号: | B24B53/01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抛光 在线 修整 光滑 平面 研磨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柔性抛光垫在线修整的超光滑平面研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群磁流变磨料半固着柔性抛光垫发生装置、工件装夹及间隙调整机构、柔性抛光垫实时在线修整装置,集群磁流变磨料半固着柔性抛光垫发生装置包括有环形研磨盘(1)、集群磁极(2)、分隔盘(3)、下端盖(4)、转盘(20),工件装夹及间隙调整机构包括有内支撑环(5)、外支撑环(6)、基准游星轮(7)、移动圆柱(8)、上端盖(9)、深度尺(10)、联接轴(11)、胀紧套(12)、内齿轮(13)、外齿轮(14),柔性抛光垫实时在线修整装置包括有修整游星轮(17)、磁极(18), 其中下端盖(4)固定在环形研磨盘(1)的底部,集群磁极(2)镶嵌在环形研磨盘(1)的内部,分隔盘(3)镶嵌在研磨盘(1)的内部且分隔集群磁极(2),且集群磁极(2)和分隔盘(3)固定在下端盖(4)的底部内侧,转盘(20)固定在下端盖(4)的底部外侧,支撑并带动集群磁流变磨料半固着柔性抛光垫发生装置旋转,内支撑环(5)固定在环形研磨盘(1)的内圈,外支撑环(6)固定在环形研磨盘(1)的外圈,环形研磨盘(1)的中空腔体内装设基准游星轮(7)及修整游星轮(17),外齿轮(14)装设在环形研磨盘(1)的内侧壁,内齿轮(13)分别与基准游星轮(7)及修整游星轮(17)外啮合,外齿轮(14)分别与基准游星轮(7)及修整游星轮(17)内啮合,基准游星轮(7)套装在移动圆柱(8)上,移动圆柱(8)的下端面固定工件(21),联接轴(11)的下端与移动圆柱(8)的上端连接,胀紧套(12)套装在联接轴(11)的外侧,上端盖(9)装设在胀紧套(12)的顶部,联接轴(11)的上端穿过上端盖(9),深度尺(10)装设在联接轴(11)的上端,磁极(18)镶嵌在修整游星轮(17)的内部,环形研磨盘(1)工作时其上方需要提供磁流变液(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抛光垫在线修整的超光滑平面研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修整游星轮(17)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端盖(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抛光垫在线修整的超光滑平面研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基准游星轮(7)上方套有对深度尺(10)进行保护的阶梯状保护套(15),保护套(15)上套有配重环(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抛光垫在线修整的超光滑平面研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内支撑环(5)和外支撑环(6)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基准游星轮(7)下端面正对内支撑环(5)和外支撑环(6)上表面,修整游星轮(17)下端面正对内支撑环(5)和外支撑环(6)上表面,修整游星轮(17)位于基准游星轮(7)前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抛光垫在线修整的超光滑平面研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集群磁极(2)是集群强磁极;上述磁极(18)是弱磁极;深度尺(10)是精密深度尺或者精密螺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抛光垫在线修整的超光滑平面研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集群磁极(2)端面磁感应强度至少为1000GS,磁极(18)端面磁感应强度最大为1500GS,集群磁极(2)按磁极方向相同排布于研磨盘(1)中,磁极(18)按磁极方向相同排布于修整游星轮(17)中,且工作时集群磁极(2)与磁极(18)磁极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抛光垫在线修整的超光滑平面研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集群磁极(2)是直径为5~35mm的圆柱状平头永磁铁,或是边长为5~35mm的方形平头永磁铁,彼此磁铁之间的间距为0~12mm,亦可为磁感应强度面域均化的环形磁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抛光垫在线修整的超光滑平面研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环形研磨盘(1)、分隔盘(3)、下端盖(4)、内支撑环(5)、外支撑环(6)、基准游星轮(7)、修整游星轮(17)、和移动圆柱(8)的材料为抗磁材料;上述外支撑环(6)具有多个缺口(22),上述环形研磨盘(1)的上表面为平面,或者具有宽度为0.5~2mm、宽度为0.5~3mm、间距为5~20mm的网状开槽表面,或为具有角度为0.1~1度的阵列楔形面表面;上述基准游星轮(7)的中心具有垂直引导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433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床单烫平整理工艺
- 下一篇:工地配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