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自充电式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23246.X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5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冀延军;赵树山;宗良;冀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鑫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8/00 | 分类号: | B60L8/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77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充电式 电动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具体是一种太阳能自充电式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一种以电力为能源的车子,一般使用铅酸电池或是锂离子电池进行供电。而太阳能电动车是在此基础上,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对车进行供电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动车的使用成本,而且非常环保。不过现有的太阳能电动车普遍存在蓄电池使用寿命短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自充电式电动汽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自充电式电动汽车,包括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光伏板充电控制器、铅酸蓄电池组、负载和汽车,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固定安装在汽车的外车顶部,用来接收太阳能,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充电控制器共有6个端口,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充电控制器的a端、b端分别与太阳能光伏板的+端、-端连接,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充电控制器的c端、d端分别与铅酸蓄电池组的+端、-端连接,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充电控制器的e端、f端分别与负载的+端、-端连接,所述铅酸蓄电池组由5块12V的铅酸蓄电池串联而成,为汽车提供60V直流电压,所述负载是连接市电变流220V电压的R充电器,为汽车提供85V直流电压,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充电控制器控制太阳能光伏板为铅酸蓄电池组充电,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充电控制器控制铅酸蓄电池组或负载为汽车供电。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充电控制器具有12/24V自动识别功能,在通电运行起始阶段,铅酸蓄电池端电压<18V时,自动识别为12V额定电压的系统,铅酸蓄电池端电压≥18V时,自动识别为24V额定电压的系统。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充电控制器采用脉宽调制式的铅酸蓄电池充电方式,包括快速充电阶段、提升阶段、浮充阶段和均衡充电阶段:
快速充电阶段:当铅酸蓄电池电压尚未充到充满电压的设定值时,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充电控制器将提供100%的可用太阳能电量为铅酸蓄电池充电;
提升充电阶段:当铅酸蓄电池充电到提升电压的设定值时,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充电控制器不断地调节充电电流使铅酸蓄电池电压维持在提升电压设定点,防止铅酸蓄电池过热、防止铅酸蓄电池产生气体,铅酸蓄电池保持在提升充电阶段的时间累计为120分钟,然后转到浮充阶段;
浮充阶段:当铅酸蓄电池完全充满后,就不再有更多的电化学反应,所有的充电电流转化为热量和析出气体,浮充阶段以更小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充电,在降低铅酸蓄电池的温度和析出气体的同时,进行非常微弱的充电;
均衡充电阶段:当检测到铅酸蓄电池发生过放,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充电控制器自动控制接下来的充电进行均衡充电,把铅酸蓄电池电压提高,使其高于标准补足电压,使铅酸蓄电池电解质气化,均衡充电时间为120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12/24V自动识别和脉宽调制式的铅酸蓄电池充电方式,大大延长了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独特的多时段控制,增强了电动汽车系统的灵活性;太阳能光伏板充电控制器具有过温、过充、过放、过载、短路自动保护功能、任意组合的光电池及铅酸蓄电池反接自动保护功能,适用于太阳能电动汽车供电系统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太阳能自充电式电动汽车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2是太阳能光伏板充电控制器的脉宽调制式的铅酸蓄电池充电方式示意图;
图3是太阳能光伏板充电控制器的自动学习多时段控制图;
图4是太阳能光伏板充电控制器的LED数字化功能菜单;
图中:1-太阳能光伏板、2-太阳能光伏板充电控制器、3-铅酸蓄电池组、4-负载、5-汽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鑫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鑫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32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