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酒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22051.3 | 申请日: | 2014-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8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闫立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立海 |
主分类号: | A61K36/902 | 分类号: | A61K36/902;A61P25/02;A61P29/00;A61K35/56;A61K35/32;A61K33/36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32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坐骨神经痛 药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酒。
背景技术
风湿在医学上是指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风湿性疾病则指一大类病因各不相同但共同点为累及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包括肌、韧带、滑囊、筋膜的疾病。关节病变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由于患者的血液循环不通畅,导致肌肉或者组织所需要的营养无法通过血液循环来输送,致使患者肌肉缺少营养而加速老化变得僵硬,严重的会导致患者肌肉和血管萎缩,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因其与自身免疫有关,多数疾病缠绵难愈,有的患者需终身服药治疗。目前尚无根治此类疾病的药物,西医治疗主要为非甾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及激素,其长期用药的副作用与其治疗作用一样不应被忽视。中医中药在风湿病的治疗上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蕴藏着极大的潜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愈率高,疗效显著的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酒。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酒,由以下重量的组份组成:蝎子45-55克、牛膝45-55克、雄磺45-55克、紫金龙4-6克、苦桃枝4-6克、木通8-12克、犀牛角4-6克、白毛藤4-6克、知母4-6克、红花4-6克、雪莲4-6克、甘草4-6克、瓦楞子4-6克、三棱4-6克、平地木4-6克、山豆根4-6克、延胡索4-6克、焦白术4-6克、美人蕉4-6克、蛇舌草4-6克、龙葵4-6克;置容器内,加入白酒(50度)1.5升,密闭浸泡,浸泡期间加温2至5次,每次使浸泡液达35℃,浸泡四十天,滤过即得。
用法用量:口服,1次10~15毫升,1日2至3次;外用,擦患处。若有肿痛黑瘀,用生姜捣碎炒热,加入药酒适量,擦患处。
各组分的较佳重量为:蝎子50克、牛膝50克、雄磺50克、紫金龙5克、苦桃枝5克、木通10克、犀牛角5克、白毛藤5克、知母5克、红花5克、雪莲5克、甘草5克、瓦楞子5克、三棱5克、平地木5克、山豆根5克、延胡索5克、焦白术5克、美人蕉5克、蛇舌草5克、龙葵5克;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500例坐骨神经痛病例对本发明药物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
500例入选病例中,280例为住院患者,220例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240例,女性260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1个月的150例,1-6个月的250例,2年以内的100例,原发性405例,继发性95例(其中外伤性所致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60例)。
将50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1、慢性腰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
2、腰椎旁、臀部、排肠肌等均有明显压痛点。
3、患肢直腿括高试验阳性。
4、X线拍片,CT排除椎体肿瘤、结核等,背柱及椎体髓器质性疾病。
对照组以醋酸安缩松A10mg加1%利多卡因5-20ml作腰椎旁神经根或臀部坐骨神经进行封闭疗法,每5天进行一次,3-4次为一个疗程(两穴位交替进行)。治疗组给予本发明的药酒,每次150毫升,每日二次,饭后服用。且用药酒擦疼痛部位。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症状完全消失,无复发。显效:症状完全消失,半年至一年后复发。有效: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变。两组病例治疗后的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立海,未经闫立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20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嵌式触摸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