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火花塞坯件上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21776.0 | 申请日: | 2014-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3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董宝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威力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火花塞 上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釉机,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陶瓷火花塞坯件上釉装置。
背景技术:
日前,在陶瓷行业内很多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施釉方式,但手工施釉具有釉面厚薄不匀,易挂釉,质量欠佳且效率低等不足,造成生产成本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很多企业对于陶瓷坯体的施釉工艺方式逐渐采用自动施釉方式代替传统的手工施釉。
申请号为201120148243.1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件陶瓷制品的施釉机,包括基座,在基座上设有加热源装置及釉料回收吸尘装置,在加热源装置的进口处及釉料回收吸尘装置吸口处分别设有一自转装置,首尾闭合的公转链条由传动装置带动在基座上循环旋转,在公转链条上设有自转轴装置,自转装置通过摩擦力带动自转轴装置旋转,在釉料回收吸尘装置吸口处上方设有一对放置在自转轴装置上的陶瓷制品进行喷釉的喷釉枪,该发明创造适用于小件陶瓷制品的施釉机,采用公转与自转速的组合配制,使得釉层厚度均匀一致,可控在0.04mm-0.06mm,同时,简化作业程序,节省作业场地,优化作业环境,减轻作业强度,该装置对陶瓷制品直接进行喷釉,喷釉后经加热干燥完成施釉,但当陶瓷制品暴露于空气中较长时间后会因吸收水分而造成喷釉时易挂釉,影响产品质量,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陶瓷火花塞坯件上釉装置,环形轨道上设有两个加热装置,火花塞坯件在喷釉之前先进行加热干燥,坯件表面不易挂釉、釉面均匀,而且坯件在链条带动公转的同时通过轨道内侧设置的橡胶垫与圆筒形支架之间的挤压摩擦作用使得坯件自身实现自转,保证坯件表面釉层厚度均匀一致,结构简单、操作易行。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陶瓷火花塞坯件上釉装置,包括机架、传动机构、用于对陶瓷坯件进行喷釉的施釉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带轮传动装置和链条,所述施釉装置和加热装置均设置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用于放置火花塞坯件的圆筒形支架,所述机架上开设有环形的轨道,该轨道包括直线部分和弧形部分;所述链条置于轨道内,链条上安装有滚轮并通过皮带传动装置由电机驱动在所述轨道内循环转动;所述链条上竖直设有若干转轴,每个转轴上均套设有圆筒形支架;所述加热装置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与所述轨道相适配的凹槽,该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轨道直线部分正上方;所述施釉装置位于加热装置的一端,其出釉口置于所述圆筒形支架的上方;所述轨道弧形部分的内侧设有橡胶垫,机架上还设有用于放置待上釉坯体的匣钵。
作为改进,所述施釉装置包括加釉罐、出釉阀和出釉管,出釉管通过出釉阀与加釉罐出口连接,并通过支架固定于机架上。
作为改进,所述轨道两侧的直线部分上均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上凹槽的高度高于火花塞坯件的长度,保证火花塞坯件放置在圆筒形支架内时顺利通过所述加热装置。
作为改进,所述转轴的直径与圆筒形支架的内径相适配,其高度是圆筒形支架高度的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在环形轨道的直线部分上均设有加热装置,火花塞坯件置于圆筒形支架内在链条带动沿轨道转动,在喷釉之前经一侧的加热装置先进行加热干燥后,经过轨道的弧形部分时通过轨道内侧设置的橡胶垫与圆筒形支架之间的摩擦作用使得坯件自身实现自转的同时,施釉装置的出釉口对坯件进行连续喷釉,坯件表面不易挂釉、釉面均匀、坯件表面釉层厚度均匀一致,结构简单、操作易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链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威力窑业有限公司;,未经长兴威力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17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