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参池塘的保苗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420405.0 | 申请日: | 2014-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5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 发明(设计)人: | 卢枳伸;徐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参 池塘 保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养殖,具体涉及一种海参的池塘保苗方法。
背景技术
海参育苗包括浮游期和板上附着期,从上板20天后,至参苗剥离即属于保苗期。保苗期恰值高温,水温通常在22~30℃左右,时间持续2到3个月。此期间经常出现病害迹象,导致参苗涨势缓慢甚至成活率明显下降。
近年来刺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海水养殖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保苗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但传统的保苗方法成本很大,也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刺参池塘的保苗方法,所述保苗方法的步骤为,第一步:在海参池塘的塘口中放入尼龙废网作为海参苗的附着基。
第二步:用绳索将上述附着基穿起,与漂浮物连接作为一组。
第三步:在上述附着基上方设置液体饵料投喂管。
第四步:上述附着基的底部设有增氧盘管。
第五步:在投喂饵料的同时开启增氧机。
进一步,所述液体饵料投喂管为直径40~60mm的PVC管,所述液体饵料投喂管的管壁设有投饵孔。
进一步,所述附着基以每平方米三到八组呈矩形阵列状分布于所述池塘中。
进一步,所述增氧盘管设于每四个所述附着基的长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处。
进一步,所述附着基为串连而成的扇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充分的利用黄海中富有的海泥;
第二,附着基的苗附着上容易,饵料充足;第三,海参苗的长势快于传统育苗10%;第四,减少建设保苗车间费用与人工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池塘的俯瞰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池塘的铅直方向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图2中:液体饵料投喂管1、增氧盘管2、附着基3、增氧机4。
一种刺参池塘的保苗方法,所述保苗方法的步骤为,第一步:在海参池塘的塘口中放入尼龙废网或是扇贝附着基3用绳连成串作为海参苗的附着基3。
第二步:用绳索将上述附着基3穿起,与漂浮物连接作为一组。
第三步:为了方便投喂饵料,在上述附着基3上方设置液体饵料投喂管1。
第四步:为了保证池塘的含氧量,在上述附着基3的底部设有增氧盘管2。
第五步:在投喂饵料的同时开启增氧机4;一方面可以提高含氧量,一方面可以搅动饵料使饵料,可以均匀的挂在附着基3上,减少饵料的浪费。
液体饵料投喂管1采用直径40~60mm的PVC管,液体饵料投喂管1的管壁设有投饵孔。
附着基3以每平方米三到八组呈矩形阵列状分布于池塘中。
增氧盘管2设于每四个所述附着基3的长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处。
实施的时间:浮游幼体经过6~10天的培育,当发育到耳状幼体后期、幼虫体长800~1000μm、幼体左右水体腔及五对球状体发育完整、幼体体长急剧收缩为原来的1/2,此时耳状幼体将变态为樽形幼体。樽形幼体起初仍能活泼游动,但到后期将很快转入底层变态为五触手幼体当樽形幼体达到30~50%以上应及时投放附着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04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垂钓用药酒的配制
- 下一篇:一种鲫鱼人工养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