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滩头雅罗鱼人工繁育、增殖放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8653.1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5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坤;姜殿波;刘菊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维坤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滩头 雅罗鱼 人工 繁育 增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繁育、增殖放流鱼的方法。
背景技术
滩头雅罗鱼属硬骨鱼类、鲤科、雅罗鱼亚科、雅罗鱼属,是鲤科唯一的溯河洄游性鱼类,地里分布于北太平洋日本人海水系,在我国仅分布绥芬河、图们江。该品种鱼苗在淡水河流中孵化,之后顺流而下在近海水域生长、育肥,待性腺发育成熟后,每年4月—6月溯河而上回到淡水,在急滩哨口上产卵繁殖,成鱼产卵后立即返回海域,故而得名“滩头鱼”。滩头雅罗鱼体型匀称、体色鲜艳、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每年产卵季节,成鱼溯河洄游形成“渔汛”,是捕捞的最佳时机。在我国两大主要产区:绥芬河和图们江,滩头雅罗鱼已经成为当地地标性产品,是春季品鱼尝鲜、馈赠亲友的最佳选择,而其市场价格也连年上涨,在某些年份能够达到100元一条。
然而,人工大量捕捞、尤其是成鱼产卵前的捕捞严重影响了滩头雅罗鱼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董崇志研究员等人与本专利申请人一起,研究摸索出一套滩头雅罗鱼人工繁育孵化、苗种培育、增殖放流的技术,并在绥芬河持续实践,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技术体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捕捞导致的野生苗种数量降低、渔业资源下降的问题。该技术利用采捕获得的野生性成熟成鱼作为亲鱼,在绥芬河自然水面上设置较为原始的木质孵化箱进行鱼卵的人工孵化,大体流程为:捕捞体色鲜艳、腹部膨大且柔软的成鱼作为亲鱼,人工挤出卵粒与精液,干法人工受精获得受精卵;用木板制定成宽80厘米、长100厘米的长方形木箱,在木箱的侧面钻上直径0.5厘米的均匀分布小眼,底部铺设最大目数的雨花布盛接受精鱼卵。把木箱设置在河水中,利用自然水温、水流等环境条件进行孵化。出壳后的鱼苗平游后即可自行游出木箱,利用自然饵料生长。
此方法虽然经过多年实践,能够增加滩头雅罗鱼苗种数量,但是在诸多技术细节存在缺陷与不足,导致受精卵成活率、出苗率和成活率较低,已经不能适应对其渔业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不足包括以下几点:
1.滩头雅罗鱼卵属于粘性乱,人工受精后遇水产生粘性,能够较为牢固的粘在雨花布上,当鱼卵数量较大时,后倒入雨花布的鱼卵会不断覆盖底部鱼卵,形成厚达数厘米的鱼卵硬块。在孵化过程中,底部卵粒接触到的水较少,极易发生缺氧致死情况;其次在鱼苗出壳阶段,被压在底部的鱼苗不易破壳,出壳后容易困在硬块中无法上浮;此外彼此粘连也会易于水霉的大规模转播,导致鱼卵大面积死亡。
2.环境条件不易控制。此方法使用木箱利用绥芬河天然水体进行孵化,由于4-6月河水温度较低,导致孵化期较长,死亡率增加;同时,河水中氧含量、温度等重要因素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容易发生剧烈变化,也增加了孵化的不确定因素,容易导致鱼卵的大规模死亡;此外水体过大,无法控制水质变化,不能人工消毒避免水霉发生。
3.鱼苗出壳后即面临野生环境的挑战。鱼苗出壳后理想状态下达到平游状态、体格健壮后才游出木箱摄食,但是实践中大量鱼苗在刚出壳时,体格虚弱无法游动即被水流冲出孵化箱,导致其极易被野生环境中其他生物捕食或冲至浅谈岩石上受伤缺氧致死。
4.无法精确估算鱼苗产量。在木箱中大量鱼苗自行进入河水中,无法计算鱼苗产量,只能通过受精卵量根据经验估计出苗率与成活率,粗略估算产量,无法精确的对于增殖放流工作效果进行预测评估,保证今后渔业资源的稳定。
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滩头雅罗鱼人工孵化工作的高效开展,使鱼卵孵化率成活率较低、无法保证鱼苗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孵化率及成活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滩头雅罗鱼人工繁育、增殖放流的方法。
滩头雅罗鱼人工繁育、增殖放流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亲鱼采捕: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采捕性腺发育为第V期的3龄雌鱼和雄性,然后分别放入蓄养笼内蓄养;
二、鱼卵采集、受精、脱粘:在气温20℃以下的条件下,采用挤压法采集成熟卵粒,每只采卵盆采集10~15尾雌鱼成熟卵粒20~30万粒,采集9~12尾雄鱼精液至采卵盆中,用毛笔充分搅拌使精液均匀包裹于成熟卵粒周围,静置2分钟后,向采卵盆内注入清水,搅拌使精子激活,完成受精,然后加入单宁酸使混合液中单宁酸浓度为1g/L,加入单宁酸一分钟后用清水冲洗4~5次,然后将受精卵移入水槽中膨胀半小时,再将受精卵用质量浓度为0.2%的亚甲基蓝溶液浸泡2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维坤,未经王维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86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规模泥鳅捕捞方法
- 下一篇: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的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