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芩的冻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18446.6 | 申请日: | 2014-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7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石红艳;宋振华;刘金磊;丁桂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康众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539 | 分类号: | A61K36/539;F26B5/0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芩 方法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制法,特别涉及一种黄芩的冻干方法,属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主治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症。
《中国药典》规定:黄芩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传统干燥方法黄芩中浸出物、黄芩苷含量低,产品质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保证黄芩质量,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一种冻干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黄芩的冻干方法,其特征在于:取鲜黄芩,蒸后闷透,冻干至升华结束,即得。
本发明的一种黄芩的冻干方法,其特征在于:冻干至升华结束是冻结温度控制在-10℃以下,达到控制温度后,抽真空至干燥室压力 30Pa以下,加热升华;升华的温度控制在40℃以下,至升华结束,即得。
本发明的一种黄芩的冻干方法,其特征在于:升华结束通过以下方法中的一种判断①使用温度传感器监测物料温度以判断物料中的冰是否全部升华;②冷凝器温度下降至升华前的状态;③冻干箱的压力下降到接近冷冻器的压力。
至此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制备冻干黄芩干燥时间短,能耗低,产品浸出物、黄芩苷含量高,药材质量稳定,抗震耐磨性强。
现有技术的冻干过程主要可分为一次干燥(升华干燥),二次干燥(解吸干燥)至干。干燥过程抽真空时间长,能耗高。本发明在冻干机中无二次干燥过程,干燥时间短,能耗低,经多次试验耗电量可降低50%。
下面通过试验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之处,试验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之处,而非本发明的限制。
将同一批鲜黄芩,按以下方法进行干燥。
1、晒干:取鲜黄芩,晒干。
2、蒸后晒干:取黄芩鲜,蒸15分钟, 闷透,晒干。
3、蒸后冻干至升华结束(蒸冻升结):取黄芩鲜,蒸15分钟, 闷透,置冻干机内,冻结温度控制在-10℃以下,达到控制温度后,抽真空至干燥室压力 30Pa以下,加热升华;升华的温度控制在40℃以下,至升华结束,即得。
4、蒸后冻干:取黄芩鲜,蒸15分钟, 闷透,置冻干机内,冻结温度控制在-10℃以下,达到控制温度后,抽真空至干燥室压力 30Pa以下,加热升华;升华的温度控制在40℃以下,解析阶段的温度控制在45℃以下,至干,即得。
5、冻干:取黄芩鲜,置冻干机内,冻结温度控制在-10℃以下,达到控制温度后,抽真空至干燥室压力 30Pa以下,加热升华;升华的温度控制在40℃以下,解析阶段的温度控制在45℃以下,至干,即得。
一、不同方法干燥黄芩浸出物含量测定
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黄芩项下,浸出物测定法测定,结果(以干品计)见表1。
表1 不同方法干燥黄芩浸出物含量(%,n=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康众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康众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84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活性丹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