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膝关节置换三维空间下肢生物力线的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16464.0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1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方学伟;陆声;卢秉恒;王丽莎;陈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学伟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A61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4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膝关节 置换 三维空间 下肢 生物 确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将三维可视化技术与逆向工程技术(ReverseEngnieering)同数字医学相结合,将计算机技术与机械工程学科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到生物医学领域,解决医学面临的问题。
本发明专利利用现代先进的医疗影像技术,采用3.0T核磁机扫描获取到髋-膝-踝影像数据,利用医学三维可视化软件Simpleware完成下肢三段式数据的重建,在此基础上结合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Geomagic等三维空间完成全下肢生物力线的建立。
本发明专利精确的解决了传统膝关节置换在二维平面定位下肢生物力线的弊端,利用三维医疗影像可视化技术和逆向工程技术解决生物医疗领域面临的难题。通过实验验证了三维力线下行膝关节置换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手术精度。
背景技术
1860年由Verneil提出膝关节成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由于早期受材料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手术失败率比较高。在经过了一个世纪的探索之后,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人工膝关节最早的假体。膝关节置换术,在美国由1975年的1万例增至1990年的15万例,在瑞典近20年置换术增加了5倍。有人估计在德国每年约人工置换5.5万个膝关节。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国内报刊记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骨关节病发病率占80%以上并有人工膝关节置换指征,而尚未手术者估计有200万。2002年全世界范围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全年超过60万例,这个数目现在还在增加中。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成功与否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要取得好的临床远期疗效,对于适应症的选择、假体的选定、手术技巧的准确掌握及手术前的管理都很重要,尤其在很大程度上对手术技巧的要求,既要在三维空间上准确截骨、假体立体安置,实现膝关节置换术后生物力学的再复制。文献报道除了感染、脂肪栓塞等一般并发症之外,高达50%的早期翻修术与力线不当、假体摆位不当及关节失稳有关。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远期随访效果,解剖重建下肢生物力线和假体旋转轴线是人们不断探索和追求的最终目标。
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手术通过术前X线片检查和术中机械导向装置进行髓内、髓外定位截骨术者凭借肉眼、手感和经验来定位解剖标志、下肢力线和假体旋转轴线,然后手工划线截骨、假体放置和软组织平衡。这种基于肉眼对肢体和假体的观察完成的对位、对线有很大的主观性,直接影响了该定位方式的可靠性和手术的精确性,甚至导致手术的失败。尽管人们不断完善机械定位系统,提高假体植入的准确性,但系统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可能达到的精度,文献报道即使是最精细的机械定位系统,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运用,股骨与腔骨对线误差超过3°的发生率也至少为10%。而且机械定位测量系统是以假想的标准化骨骼的解剖及几何形态为基础的,可能并不适用于某些特定病例。因此,传统手术方法的精确度问题是困扰手术医生的主要问题,如何提高膝关节置换的精确度,准确的建立下肢生物力线是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是为了解决传统膝关节置换过程在二维平面定位下肢生物力线的弊端,摆脱二维平面定位的主观随意性,提高膝关节置换的截骨定位精度,改善患者的关节生理功能。将医学三维可视化、逆向工程技术与数字医学相结合完成三维空间全下肢生物力线的建立。
为了解决三维空间确定下肢力线的上述问题,克服二维平面定位下肢生物力线的随意性,提高截骨定位精度;本发明通过医学三维可视化技术,利用3.0T核磁机获取到下肢三段式髋-膝-踝影像数据;在此基础上结合医学三维可视化软化Simplware完成下肢股骨头-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踝关节的三维重建。
然后结合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Imageware等完成股骨头中心的三维空间拟合,再根据患者的关节形态,实现膝关节空间中心的拟合。同理,完成胫骨近端及踝关节中心的拟合。
本发明专利根据拟合确定的股骨头中心、膝关节中心、胫骨平台中心及踝关节中心建立四点的连线,得到三维空间人体全下肢生物力线。
本发明专利在建立了下肢三维空间力线之后,为了完成整个膝关节置换还需三维确定股骨远端旋转轴线,通过MRI断层影像数据在三维空间根据人体股骨远端的解剖形态结构建立起股骨远端假体的虚拟旋转轴线。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手术过程中的需求,结合Mimics医学影像控制软件,完成术前模拟截骨,验证三维力线下行膝关节置换的准确性。
本发明专利在完成三维力线模拟膝关节置换截骨的过程中与骨科医生进行交互,通过不同骨科医生对整个模拟截骨过程的评价之后,完成整个力线的空间建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学伟,未经方学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64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钢结构的伸板内固机构
- 下一篇:一种劲性水泥土挡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