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肥尾气的分类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3517.3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6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于芳;周亮;董安城;唐剑农;张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11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尾气 分类 处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复合肥尾气的分类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复合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造粒尾气、干燥尾气及冷却和其它动设备的尾气分别除尘;经除尘后的造粒尾气依次进入第一高效吸收器和第三高效吸收器进行洗涤吸收处理;将除尘后的干燥尾气依次进入第二高效吸收器和第三高效吸收器进行洗涤吸收处理;将经除尘后的冷却和其它动设备的尾气进入第三高效吸收器进行洗涤吸收处理,造粒尾气、干燥尾气及冷却和其它动设备的尾气经洗涤吸收后分别排入烟囱;第一高效吸收器、第二高效吸收器和第三高效吸收器中的吸收液是含有浓硫酸和磷酸一铵的溶液,该吸收液先输送至第三高效吸收器进行逆流洗涤吸收尾气后,再分别输送至第一高效吸收器和第二高效吸收器进行尾气的逆流洗涤吸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肥尾气的分类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造粒尾气采用旋流沉降室除尘,干燥尾气及冷却和其它动设备的尾气采用旋风除尘器除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肥尾气的分类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中硫酸与磷酸一铵溶液的质量比为7~14:150~160,其中磷酸一铵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肥尾气的分类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高效吸收器是在温度为55~75℃,中和度1.6的条件下进行逆流洗涤吸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肥尾气的分类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高效吸收器是在温度为55~75℃,中和度1.6的条件下进行逆流洗涤吸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肥尾气的分类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高效吸收器是在温度为65~85℃的条件下进行逆流洗涤吸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肥尾气的分类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高效吸收器和第二高效吸收器中吸收尾气后的吸收液输送至氯化钾转化单元。
8.一种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肥尾气的分类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旋风除尘器和高效吸收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旋流沉降室(1)的气体出口通过第一高效吸收器(2)与第三高效吸收器(6)的气体入口相连;第二旋风除尘器(3)的气体出口通过第二高效吸收器(4)与第三高效吸收器(6)的气体入口相连,第三旋风除尘器(5)的气体出口与第三高效吸收器(6)的气体入口相连,所述的第三高效吸收器(6)的气体出口与烟囱(8)相连;
吸收液的贮存罐(7)的输出端与第三高效吸收器(6)相连,第三高效吸收器(6)的一个液体出口通过第一高效吸收器(2)与氯化钾转化单元(9)的液体入口相连,第三高效吸收器(6)的另一液体出口通过第二高效吸收器(4)与氯化钾转化单元(9)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肥尾气的分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高效吸收器(2)气体出口的气体和第二高效吸收器(4)气体出口的气体混合后一起进入第三高效吸收器(6)。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肥尾气的分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高效吸收器(2)液体出口的液体和第二高效吸收器(4)液体出口的液体混合后一起进入氯化钾转化单元(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351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