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青梅提取物在卷烟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12708.8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8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段焰青;杨培香;李青青;王文元;宫玉鹏;陈兴;李先毅;李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3/12 | 分类号: | A24B3/12;C11B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谢嘉;旃习涵 |
地址: | 650231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青梅 提取物 卷烟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用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青梅为原料制备得到的青梅提取物在卷烟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背景技术
烟草是我国财政的重要支柱之一。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十一五”中国卷烟科技发展纲要第7条明确指出,要“攻克影响烟叶香气质、香气量的关键技术”,缩小与国外烟叶质量差距,以提高国内外市场竞力。现有的烟用香料在矫正香味,增进吸味,抑制刺激性和杂味方面效果不是很佳,并且在卷烟中的香气很难长时间保持。
青梅是多年生落叶果树的果实,青梅果形近圆形,果皮色泽为浅黄绿色,色泽均匀,二级品的果皮色泽允许少量红晕;国内同类产品一般是果形椭圆形,果皮浅青绿色,成熟果黄色,向阳面具有红晕,呈淡赤褐色至深红色,果肉淡黄色,单果重平均28克,果肉厚、核小,可食率>89%,果肉细脆,香气醇厚,风味独特,酸中带甜,国内同类产品味微苦或微涩。青梅含可溶性固形物7.0%,总酸量>4.3%,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微生素C,并具有酸中带甜的香味。青梅的成分组成具有以下特点:营养丰富,低糖高酸,其T值(糖酸比)仅为0.2。其次,它具有合理的钙磷比,其Ca/P≈1:1,另外,含VB高达5.6mg/100g,且VB2处于很稳定的高酸性环境中。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青梅具有以下功效:1、消除疲劳,增加活力,2、抗肿瘤,清除血液垃圾,3、显著改善肠胃功能,4、保护肝脏,5、抗菌、驱虫、抗过敏作用,6、延缓衰老,保持美容等作用。目前,青梅因其鲜果太酸,除少量供鲜食外,绝大多数供加工成果脯、蜜饯、药材和保健食品、美容品等。
青梅中的营养成分特别是香气能增进卷烟的吸味,抑制烟草刺激性和杂味,柔和细腻烟气,降低喉部刺激,提高喉部舒适性。但现有技术中,对青梅的营养物质和香气进行提取,并作为烟用香精香料应用到卷烟中的方法目前还没有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青梅提取物在卷烟生产中的具体应用,用以提升卷烟产品的香气品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青梅提取物在卷烟生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青梅洗净、去核后称重,用5~10倍量的高粱酒浸泡,回流提取1~3小时,过滤所得清液即为所需青梅提取物;在卷烟制丝加料阶段,将青梅提取物均匀地喷洒在烟丝上,添加量为5~20g/箱,并在湿度为60%,温度为22℃条件下,恒温恒湿平衡24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首创性地利用青梅制备烟用香精香料,并以底料形式添加到卷烟中,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
2.青梅中的有效成分以及其特有的香气在与烟丝复合后,能够有效改善卷烟的品质,提高了卷烟的香气质。
3.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适于推广应用,对促进卷烟工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
实施例1
1.取青梅100g,加入5倍的高粱酒,回流提取1.0小时,提取完后过滤掉杂质,所得清液即得本发明。
2.对本发明的致香成分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提取物中含量较高的致香物质主要有香兰素、乙酸乙酯、苯甲醛、苯乙醛、4-甲基苯酚、异戊醇、2-甲基丁醇、苯乙醇、乙醇、苯甲醇、4-羟基苯乙醇、苯甲酸乙酯、棕榈酸、琥珀酸、苹果酸、β-二氢紫罗兰酮、反丁烯二酸等。
3.将其作为底料均匀地喷洒在烟丝上,添加量为8g/箱,并以不添加香料的烟丝为对照。将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烟丝放入恒温恒湿箱内平衡24h后,制成卷烟,样品和对照均随机编号,由评吸专家组成的评吸小组进行感官评吸。加香评吸试验结果表明,该香料添加剂与烟香较为谐调,可明显提高烟香、细腻醇和烟气、降低刺激性、掩盖杂气、改善卷烟吸味,并产生一种清新的特殊香韵。
实施例2
1.取青梅样品100g,加入5倍的高粱酒,回流提取1.5小时,提取完后过滤掉杂质,所得清液即得本发明。
2.对本发明的致香成分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提取物中含量较高的致香物质主要有香兰素、乙酸乙酯、苯甲醛、苯乙醛、4-甲基苯酚、异戊醇、2-甲基丁醇、苯乙醇、乙醇、苯甲醇、4-羟基苯乙醇、苯甲酸乙酯、棕榈酸、琥珀酸、苹果酸、β-二氢紫罗兰酮、反丁烯二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27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