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渗漏集电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2697.3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4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许杭旭;孟元黔;彭长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云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24 | 分类号: | H02K5/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002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漏 集电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有效防止渗漏的集电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下防渗漏集电环,其结构主要包括:设置于转子上并随该转子一起转动的导电环,和设置于定子上的电刷,通过所述电刷与导电环外圆周面的接触,以实现转子与定子之间电流的传输,定子的上、下端盖与转轴之间设有油封,所述上、下端盖与定子之间设有密封圈。现有防渗漏集电环的这种结构,只注重防渗漏,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如果密封出现哪怕微小的渗漏,都有造成电路故障的安全隐患;从另一方面讲,一旦出现哪怕微小的渗漏,渗水就会对导电环和电刷造成污染或腐蚀,维修时,不仅要排除渗漏,而且还要清洗或更换导电环和电刷,维护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渗漏集电环,防水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即使少量渗入水,也不影响正常使用,便于定期维护且维护成本低、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渗漏集电环,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下端盖,上端盖与定子上端部之间通过上密封件密封,下端盖与定子下端部之间通过下密封件密封,上端盖与转子上端部之间通过上油封可转动密封,下端盖与转子下端部之间通过下油封可转动密封,上端盖通过上轴承与转子可转动连接,下端盖通过下轴承与转子可转动连接,所述上油封有第一上油封和第二上油封两个,均设在上轴承的上方,所述第一上油封和第二上油封之间设有间隙,该间隙通过设于转子上的导油孔与设在转子上的储油腔贯通。
所述储油腔的顶部设有用于注油和抽取渗水的小孔,小孔上设有密封塞。
所述储油腔内存储的是用于润滑上油封的润滑油,润滑油的上油面高于导油孔。
一种防渗漏集电环,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下端盖,上端盖与定子上端部之间通过上密封件密封,下端盖与定子下端部之间通过下密封件密封,上端盖与转子上端部之间通过上油封可转动密封,下端盖与转子下端部之间通过下油封可转动密封,上端盖通过上轴承与转子可转动连接,下端盖通过安装在其轴承止口处的下轴承与转子可转动连接,所述下油封有第一下油封和第二下油封两个,均设在下轴承的下方,在下端盖的轴承止口的外侧设有储水槽。
上述第一下油封和第二下油封之间设有油毡;所述储水槽内设有水位传感器,一旦进水超过正常范围,水位传感器通过放大器驱动报警器报警。
一种防渗漏集电环,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下端盖,上端盖与定子上端部之间通过上密封件密封,下端盖与定子下端部之间通过下密封件密封,上端盖与转子上端部之间通过上油封可转动密封,下端盖与转子下端部之间通过下油封可转动密封,上端盖通过上轴承与转子可转动连接,下端盖通过下轴承与转子可转动连接,所述上油封有第一上油封和第二上油封两个,均设在上轴承的上方,所述第一上油封和第二上油封之间设有间隙,该间隙通过设于转子上的导油孔与设在转子上的储油腔贯通,所述下油封有第一下油封和第二下油封两个,均设在下轴承的下方,在下端盖的轴承止口的外侧设有储水槽。
上述各方案中,所述上端盖与定子外壳的装配处灌封有灌封胶;所述下端盖与定子外壳的装配处灌封有灌封胶;所述下端盖的底部设有放油孔,所述放油孔用油孔螺丝密封;所述上、下端盖上均设有穿电缆线孔,各所述穿电缆线孔用防水密封螺丝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油封有第一上油封和第二上油封两个,均设在上轴承的上方,所述第一上油封和第二上油封之间设有间隙,该间隙通过设于转子上的导油孔与设在转子上的储油腔贯通,这种结构,所述上端盖与转子上端部之间采用了双油封密封,第一上油封,防止外部水进入,第二上油封,进一步防止渗入第一上油封的水向下渗漏。一旦外部水突破第一上油封进入油封间隙,水因为密度比油大,水将会优先通过所述导油孔流入储油腔,并沉积在储油腔的底部,便于定期维护,抽水换油。以前的防水集电环,只要进水就会烧毁内部电器,本发明即使少量渗入水,也不影响正常使用。这里的导油孔兼有双重作用,除了上述的排渗水作用,还具有其原本的作用,即将储由腔内的油,导入上油封间隙,给油封润滑,提高油封的使用寿命和防水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云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云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26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