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韧隔热薄膜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1230.7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0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乐斌;乐寿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斯瑞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7/01 | 分类号: | B29D7/01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240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薄膜 生产工艺 | ||
1.一种高韧隔热薄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韧隔热型薄膜由共聚型聚丙烯颗粒、聚乙烯颗粒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经过混合熔融而成,所述的高韧隔热型薄膜的中部设有铝箔层,所述的铝箔层的厚度为0.10mm-0.15mm,其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混料:将共聚型聚丙烯颗粒、聚乙烯颗粒经过200-250目的筛网进行筛选,筛选完成后,投入到混料机中,接着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切片,混料过程中使用保温夹套保持混料机的搅拌温度,搅拌温度为60℃~65℃,搅拌2-3h,搅拌完成后得到混合原料颗粒;
2)加热熔融:将步骤1)中的混合原料颗粒投入到熔融搅拌机中,以30℃~40℃/h的升温速率,加热熔融搅拌机的反应温度至200~210℃,保持温度搅拌1~2h;得到混合熔融溶液;
3)挤出流延:将步骤2)中的混合熔融液分别经过下膜流延机和上膜流延机挤出下层熔体薄膜和上层熔体薄膜,所述的上膜流延机设置在下膜流延机的后方,所述的上膜流延机和下膜流延机之间设有铝箔辊,所述的铝箔辊将铝箔均匀的铺设在下层熔体薄膜上,所述的上膜流延机挤出上层熔体薄膜均匀覆盖在铝箔上,所述流延机出口的温度为210~225℃;得出熔融状态的产品薄膜;
4)压制冷却成型:将步骤3)中熔融状态的产品薄膜降温至60~80℃,通风,通风的过程中经过高度为3mm~5mm的间隙板压制成型,将从产品薄膜压制成厚度为3mm~5mm成品,将成品经过冷却辊冷却至15℃~20℃,室温展开存放24h;
5)牵引:将步骤4中得到的成品通过牵引辊进行牵引操作,所述牵引辊的的牵引速率为30-32m/min;
6)电晕:将步骤 (5) 中冷却得到的塑料薄膜,经电晕处理机进行电晕处理;
7)分切;将步骤6)中得到的塑料薄膜两边废边切除并卷取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隔热薄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制冷却成型过程中,间隙板的两侧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的通风孔经管路连接在吹气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隔热薄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产过程中应用的装置包括下膜流延机、上膜流延机、铝箔辊、 间隙板、吹气管路、混料机和加热熔融搅拌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高韧隔热薄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膜流延机的出料速度和下膜流延机的挤出口大小和出料速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高韧隔热薄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膜流延机的下膜流延机的挤出口长度大于铝箔辊的长度2~3c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高韧隔热薄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隙板的进料口的上部设有倾斜的挡边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隔热薄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料过程中共聚型聚丙烯颗粒、聚乙烯颗粒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质量比为2: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斯瑞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斯瑞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12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