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自动计量的粉末加料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0010.2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9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凤;陈昕;陈书山;孙乃萍;卢向阳;陈丽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印月明印染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4 | 分类号: | B01F15/04;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地址: | 10009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自动 计量 粉末 加料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墨、涂料、油漆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自动计量的粉末加料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墨、涂料、油漆和不同种类的固体粉末的混合生产过程中,必定涉及固体粉末(如染料、颜料、钛白粉、炭黑、滑石粉等等)的加料问题,目前有两种粉末加料方式:一是人工称量加料,即人工称量好后直接倒入分散罐中进行搅拌分散,这种方法在称量和倒料两个环节都会产生粉尘飞扬,造成空气污染,同时危害操作工的健康,而且劳动强度大,大多小型生产企业都采用这种方法;二是人工称好料后倒入料斗,料斗中的粉末通过管道被吸入分散罐中,即在分散罐的出口处接水循环泵之类的具有较强吸力的设备将粉料吸入分散罐中,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厂会将料斗用小房子与外界隔开,这样可以减少倒料过程的粉末飞扬,但仍未解决称量和往料斗中倒料这两个环节对操作人员造成的危害,难以避免称量环节粉末飞扬对空气的污染,也难以避免水循环泵造成的水污染问题(部分粉尘被吸附到水里,免除了往空气中扩散)。本发明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环保型自动计量的粉末加料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结构是在矩形支撑平台9的顶面平台上,支耳14将粉末罐10支撑在矩形支撑平台9内部;过度腔7,通过大阀6与粉末罐10下封头连接,过度腔7下端连接小阀8;称料桶11上端通过软连接12连接小阀8出口,称料桶11底部有支脚支撑在电子秤13上;称料桶下端最低处安置一放料阀15,该放料阀连接至油墨生产线上的分散罐的粉末加料口。
所述粉末罐罐体中部为圆柱体,上端为椭圆封头,下端为不易存留粉末的下封头,两封头与罐体之间采用密封连接;在上封头安装搅拌轴1,搅拌轴1配置搅拌叶轮5,上封头上面还设置有用于观察罐内情况的视镜观察口2以及真空加料斗4和真空过滤器3,真空过滤器3连接真空泵,用于真空吸料。
所述密封连接为法兰密封连接。
所述粉末罐由不锈钢或高强度塑料制成。
所述小阀控制过度腔放料速度。
所述软连接非常轻、薄,不影响电子秤称料的重量。
所述矩形支撑平台和电子秤同放在水平平整的地面16上。
所述支耳处安装带计量显示控制器的称重器。
一种环保型自动计量的粉末加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如下:
步骤1,向粉料罐里吸料
打开真空泵,真空泵通过真空过滤器3将粉末料桶里的料吸入真空加料斗4,当真空加料斗4吸满后会自动开启下方的放料阀将斗里的粉料放入粉末罐10里,放完再自动关上继续吸料,直至粉末罐10装满为止;
步骤2,从粉料罐计量取料
在支耳处安装带计量显示控制器的称重器,计量显示器上设定待称值,该待称值是粗称,其值略低于实际值,为后面的精称留出空间,开启三者是联动的计量称重器、大阀6和小阀8,开始往称料桶里放料直至达到设定待称值,此时大阀6和小阀8;为保证称量的准确性,在大阀6和小阀8之间设置了过度腔7,当粗称完成后,在电子秤13上设定精确值,并联动或手动开启电子秤和小阀8,从过度腔7中取料直至达到设定精确值,自动或手动关闭小阀8,称量结束;
步骤3,将计量好的粉料输送给分散罐
当分散罐需要粉料时,按预设程序操作连接至油墨生产线上的分散罐的粉末加料口的放料阀15,为保证进料的准确性,称料桶11里的料必须排放干净,即不能有粉末存留在桶壁或死角旮旯,要求称料桶11桶内壁光滑,底部为不易存留粉末的任意结构,并在其外壁安置小型振荡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是在整个计量和加料过程没有粉尘飞扬到空气中,环保意义突出;2是免除了人工称量和搬运,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环保型自动计量的粉末加料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环保型自动计量的粉末加料装置及方法,下面结合附图予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印月明印染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印月明印染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00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形成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实验专用真空捏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