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炉烘炉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09743.4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2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陆高峰;邹仕华;陈剑锋;毛建林;江凌;陈利;干显;孙小勇;袁鹏;文贵江;张志强;朱香;张志;刘金生;谢洪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5/00 | 分类号: | C21B5/00;C21B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5032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烘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高炉烘炉方法。
背景技术
高炉是冶金行业的重要设备,高炉进行冶炼作业时,炉内温度高达上千摄氏度。为了保障安全,高炉炉底从耐火砖层到冷却壁的炉体内,沿不同深度均埋设有多个热电偶,用于实时监测高炉炉体温度,正常情况下炉体的温度从内向外逐步降低,冷却壁温度应该低于30℃。如果热电偶检测到某一层温度高于正常范围,则表明该层耐火砖已经损坏,若任其发展有可能造成高炉烧穿事故。
对于新建或停工检修的高炉,炉体及其内部结构会吸收湿气,如果直接点火运行,则炉内的湿气迅速蒸发进而引起耐火砖层破裂和粉化。所以高炉开炉前,烘炉是一个必要程序。然而,国内目前尚没有一种标准的高炉烘炉方法,以往高炉烘炉只是凭经验烘炉。没有成熟可靠的烘炉技术,导致常常出现高炉冶炼作业开始不久,就检测到耐火层某些位置出现温度偏高的现象,久而久之损坏点逐步扩大,最终导致高炉完全损坏,明显降低高炉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炉烘炉方法,能够缓慢稳定地提高炉内部温度,使其水分慢慢蒸发,防止耐火砖层破裂和粉化,延长高炉使用寿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高炉烘炉方法,包括顺序进行的以下步骤:
A、启动风机对高炉内通入冷风,持续0.5~2h,风量控制在2000~3000Nm3/min;
B、设定风温到150℃,开始第一次升温,风温从150℃开始以6~20℃/h升温到300℃,风量控制在2600~3000Nm3/min,风温在300℃时进行第一次保温持续30~80h,风量控制在2600~3000Nm3/min;
C、然后以8~16℃/h的风温升温速度进行第二次升温到500℃,风量控制在2000~2800Nm3/min,风温在500℃时进行第二次保温持续20~40h,风量控制在1500~2300Nm3/min;
D、然后以8~16℃/h的风温升温速度进行第三次升温到600℃,风量控制在800~1800Nm3/min,风温在600℃时进行第三次保温,风量控制在700~1200Nm3/min,定时检测高炉废气湿度,当高炉废气湿度等于大气湿度,且高炉第一、二层超致密粘土砖中心温度≥90℃时,停止第三次保温;
E、以10~20℃/h的速度,风温降温到后续工序准备温度,风量控制在1900~2600Nm3/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E中的后续工序准备温度为350℃。
进一步的,炉内顶压控制在≤26kPa。
进一步的,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A、启动风机对高炉内通入冷风,持续1h,风量控制在2150Nm3/min;
B、设定风温到150℃,开始第一次升温,风温从150℃开始以8.3℃/h升温到300℃,风量控制在2750Nm3/min,风温在300℃时进行第一次保温持续57h,风量控制在2800Nm3/min;
C、然后以10℃/h的风温升温速度进行第二次升温到500℃,风量控制在2000Nm3/min,风温在500℃时进行第二次保温持续30h,风量控制在1600Nm3/min;
D、然后以10℃/h的风温升温速度进行第三次升温到600℃,风量控制在800Nm3/min,风温在600℃时进行第三次保温,风量控制在850Nm3/min,定时检测高炉废气湿度,当高炉废气湿度等于大气湿度,且高炉第一、二层超致密粘土砖中心温度≥90℃时,停止第三次保温;
E、以10℃/h的速度,风温降温到350℃,风量控制在2450Nm3/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发明的高炉烘炉方法,能够缓慢稳定地提高炉内温度,使其水分慢慢蒸发,防止耐火砖层快速脱水导致的破裂和粉化,延长高炉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高炉烘炉方法,包括顺序进行的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97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焦炭的冶金效果的比较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高炉渣余热回收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