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载开路涡动观测系统安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9056.2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0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刚;费建芳;陈希;程小平;刘磊;丁菊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11/30 | 分类号: | G01D1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11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路 观测 系统 安装 支架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观测装置的安装支架,特别是海气边界层各种通量如CO2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动量通量和摩擦风速观测系统的安装支架。
二、背景技术
海洋与大气是地球圈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海气边界层之间的热量、水汽和动量交换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主要物理过程,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机制。在此过程中海洋主要向大气输送水汽和热量,大气则通过风应力为海洋提供动量,驱动表层海水的运动并改变海洋的温盐分布。因此一般把大气对海洋的作用称为动量通量交换,把海洋向大气的作用称为热通量交换。
海气边界层之间通量和水汽交换的科学测量,对于理解海气相互作用过程,改进海气耦合模式预报能力和全球气候变化预测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目前通过采用海洋调查船搭载海气通量观测系统开展海气通量观测是主要的测量手段,其中开路方案是国际通行方式,开路涡动协方差系统应用涡动协方差技术,测量研究区的CO2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动量通量和摩擦风速等要素。该方案采用SDM设备同步测量技术(Synchronous Devices for Measurement),解决了数据的同步问题。开路涡动协方差系统的组成包括数据采集器一套、超声风速仪一套、空气温湿度仪一套、CO2/HO2分析仪及罗经运动传感器等。由于整套系统价格昂贵、自重较重且要求测量时伸出船舷2-3米距离,因此多在大面站停船期间将设备移至船外进行观测,船舶航行过程中收回固定。这对整套设备的安装支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在测量期间能稳定可靠以保证设备安全,另一方面要求回收和观测作业转换过程操作方便。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船载开路涡动系统安装支架,这极大地影响了海气通量的观测以及对海气相互作用过程的科学认识。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船载开路涡动观测系统正常工作的安装支架,以提高海气通量等要素观测的可靠性及简便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船载开路涡动观测系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杆、设备安装杆、两根竖起的固定支撑杆1、2、竖起的可滚动支撑杆3,套管转动装置;横杆的一端固定在套管转动装置上,套管转动装置装在第一固定支撑杆1并带动横杆围绕着第一固定支撑杆转动;横杆的另一端安装设备安装杆,此端能够搭在第二固定支撑杆2上,第二固定支撑杆上设有横杆固定装置,竖起的可滚动支撑杆固定在横杆的中部,横杆绕套管转动装置转动时可滚动支撑杆横杆跟随横杆转动而运动。横杆安装设备安装杆一端或者是伸出船舷支承观察设备工作,或者是搭在第二固定支撑杆2上处于固定收缩的位置。
进一步,横杆的中前部另安装钢丝绳拉索,钢丝绳拉索通过若干紧固件能够与船体固定。。
进一步,可滚动支撑杆底部安装滚轮。
进一步,横杆的中部安装斜撑杆两条,斜撑杆通过固定件能够与船体固定。
进一步,船载开路涡动观测系统安装于设备安装杆上。
该安装支架确保观测系统在回收状态和测量状态的稳定可靠和设备安全。能够保证船载开路涡动观测系统正常工作的安装支架,横杆一侧套管转动装置与固定支撑杆1连接,与可滚动支撑杆组成绕固定支撑杆1作360度旋转的转动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装置简明、装置结构简要、易于加工和维护,操作使用简便,可在海洋调查中应用船载开路涡动观测系统时极为方便。
四、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横杆部件结构图。
图2本发明固定支撑杆示意图。
图3本发明可滚动支撑杆示意图。
图4本发明船载开路涡动观测系统安装支架回收状态示意图。
图5本发明船载开路涡动观测系统安装支架测量状态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船载开路涡动观测系统安装支架,包括不锈钢(或其它材料)制横杆4一根、设备安装杆两根5、固定支撑杆1、2两套、可滚动支撑杆3一套、钢丝绳拉索6两条、不锈钢制斜撑杆7两条、紧固件若干。不锈钢杆(或其它钢质杆)等部件外部涂防锈油漆,防止海盐侵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90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杂形多面体体积自动测量装置
- 下一篇:光学式编码器的代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