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系统与其相关的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7800.5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5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领治;曹若雨;姚文强;冯捷;贾俊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怡(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16 | 分类号: | H04W2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地址: | 2150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系统 与其 相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系统与其相关的通信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包含手机与基站的通信系统与其相关的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可携式装置可通过无线区域网络(WiFi),或是移动通信的方式上网。WiFi具有传输频宽高、费用低等优点,但是无线区域网络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为AP)的覆盖范围较小。移动通信基站的覆盖范围大,可以让可携式装置在大部分的地区维持上网功能。但是,利用移动通信上网时,可携式装置能使用的频宽较低、费用较高。
即便可携式装置可利用多种方式上网,但在多信号覆盖区通常仅使用其中一种通道上网。只能利用一种通道上网的作法,无法充分利用WiFi通道与移动通信通道的频宽。此外,在进行通道切换时,可能衍生数据传输延误的情形。现有技术采用的通道切换的作法,还可能影响上层软件取得数据的可信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同时利用电信传输通道与无线区域网络通道,在基站与可携式装置间传输数据的通信方法与通信系统。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一基站,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与一可携式装置建立一电信传输通道与一无线区域网络通道﹔以及根据至少一分配参数,将多个下载数据封包区分为一第一部分的下载数据封包与一第二部分的下载数据封包;经由该电信传输通道将该第一部分的下载数据封包传送至该可携式装置,以及经由该无线区域网络通道将该第二部分的下载数据封包传送至该可携式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一可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与一基站建立一电信传输通道与一无线区域网络通道﹔以及根据至少一分配参数,将多个上传数据封包区分为一第一部分的上传数据封包与一第二部分的上传数据封包;经由该电信传输通道将该第一部分的上传数据封包传送至该基站,以及经由该无线区域网络通道将该第二部分之的传数据封包传送至该基站。
本发明的实施例另提出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站;以及一可携式装置,其与该基站建立一电信传输通道与一无线区域网络通道,其中以该基站与该可携式装置的一者作为一传送端,并以该基站与该可携式装置的另一者作为一传送端,其中该传送端根据至少一分配参数而将多个数据封包分为一第一部分的数据封包与一第二部分的数据封包后,该传送端将该第一部分的数据封包藉由该电信传输通道传送至该接收端,以及将该第二部份的数据封包藉由与该无线区域网络通道传送至该接收端。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通信系统利用流向配置接口管理在两个通道内的数据流向的示意图;
图2是于分流作法中,加入识别字段的示意图;
图3A是以TCP/IP首部代表手机地址的示意图;
图3B是自定义首部的各个字段的示意图;
图3C是以TCP/IP首部代表手机的3G地址的示意图;
图3D是以TCP/IP首部代表手机的WiFi地址的示意图;
图4是手机与基站利用流向配置接口进行分流/混流管理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6A、图6B是于手机与基站间建立双通道的TCP连接的示意图;
图7是动态调整流量比设定的示意图;
图8,其是计算调整系数的流程图
图9是于两个通道进行分流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调整系数和分流比例在双通道转发数据的流程图;
图11是依据分流比例在双通道转发数据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手机11 应用程序112
流向配置接口111、131 第一节点s1
第二节点s2 第三节点s3
第四节点s4 3G通道12
WiFi通道14 基站13
因特网15 数据流21
原始数据封包21a、21b、21c、21d、21e、21f
手机的TCP/IP首部22
手机的自定义首部23
待传送封包24a、24b、24c、24d、24e、24f
手机的3G通道的TCP/IP首部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怡(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怡(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78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