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磁流量计式电缆传输分层配注器及该配注器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06507.7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4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隆球;周德开;高敏;宋文平;张广玉;李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E21B47/12;E21B47/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利明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计 电缆 传输 分层 配注器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聚合物驱动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聚合物采油已成为注水采油之后油田开发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但由于聚合物粘度高,井下环境复杂,目前的人工投捞技术无法达到流量监控及精确流量注入,同时,施工难度很大,无法满足注聚合物要求,因此,决定开展注聚井测调系统,改善驱油效果。目前,在油田注聚合物井所用的偏心配注器中,大多数依靠更换阀芯来调节压力,但是不能实现连续调节注入量,不能满足各种不同地层注聚合物的要求,影响原油采收率。现有油田注聚井所用的偏心配注器容易一层泄露进水后,流至其它层,导致其它层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油田注聚合物井所用的偏心配注器,不能实现精确注入的问题,现提供内磁流量计式电缆传输分层配注器及该配注器的使用方法。
内磁流量计式电缆传输分层配注器,它包括电缆传输分层配注器本体,它还包括:第一内磁流量计和第二内磁流量计;
第一内磁流量计套固在上接头体的外侧,且与上接头体同轴,并与上电缆体上层紧密接触;
第二内磁流量计套固在中心管的外侧,且与中心管同轴,并与外壳体下上层紧密接触。
内磁流量计式电缆传输分层配注器的使用方法,该方法为:
启动电机工作,然后,采集第一内磁流量计和第二内磁流量计获得的流量数据,对第一内磁流量计和第二内磁流量计的流量数据进行处理,获得配注器的流量数据;
将流量数据与标准流量数据进行比较,当该流量数据大于标准流量数据,则减小电机的驱动电压;当该流量数据小于标准流量数据,则增大电机的驱动电压。
本发明所述的内磁流量计式电缆传输分层配注器及该配注器的使用方法,内磁流量计主体由流量传感器和变送器组成,通过出口压力传感器来测量溶液出口的压力,通过内磁流量计将流过管道的液体体积流量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将该电信号传输出来,最后通过井上数据处理对该电信号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及时控制电机的出口压力来调整注入量,实现精确注入。测量精度不受流体密度、粘度、温度、压力和电导率变化的影响,因此能够在井下的温度和压力环境持续的正常工作,且测量精度高,数据可靠。
本发明所述的内磁流量计式电缆传输分层配注器及该配注器的使用方法,适用于油田注聚合物井原油采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所述的内磁流量计式电缆传输分层配注器的主剖视图;
图2是图1的G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H部放大图;
图4是图3的I部放大图;
图5是图1的J部放大图;
图6是图1的K部放大图;
图7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8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9是图1的C-C剖视图;
图10是图1的D-D剖视图;
图11是图1的E-E剖视图;
图12是图1的F-F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图5和图6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内磁流量计式电缆传输分层配注器,它包括电缆传输分层配注器本体,它还包括:第一内磁流量计B13和第二内磁流量计B14;
第一内磁流量计B13套固在上接头体1的外侧,且与上接头体1同轴,并与上电缆体上层2紧密接触;
第二内磁流量计套B14固在中心管10的外侧,且与中心管10同轴,并与外壳体下上层11紧密接触。
本发明所述的内磁流量计式电缆传输分层配注器,如图1至图12所示,它包括:
插针体3、插针桥接件4、插针锁紧螺母5、电机壳体上层6、轴承壳体上层7、连接体上层8、外壳体上上层9、中心管10、外壳体下上层11、下接头体12、线缆堵头13、阀芯导向堵14、阀芯15、丝母16、轴承组顶丝17、刚性联轴器18、防转体19、联轴器连接杆20、中电缆接头组件21、上电缆接头组件22、车式密封安装架23、挡圈24、丝杠25、n个密封圈B1、推力轴承B7、深沟球轴承B8、防水插针B9、万向联轴器B10、压力传感器B11和电机B12,其中n为正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65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稠油油藏人造泡沫油吞吐采油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侧钻水平井高效完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