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拼接羊肉检测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4941.1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4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傅均;刘伟;韩圆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拼接 羊肉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接羊肉检测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羊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口感好,是上等的食材。但由于其生产成本较高,尤其是高档羊肉块,价格不菲。而拼接羊肉由不同大小的碎块羊肉拼接而成,不但口感不好,而且不同来源的羊肉块彼此之间也会形成污染,形成食品安全问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645155,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发明的名称为生鲜羊肉嫩度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生鲜羊肉嫩度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它将采集的所有生鲜羊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信息与嫩度化学测定值一一对应建立样品集,按比例分为校正集和验证集,使用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采集的光谱数据信息进行预处理后,利用校正集的光谱数据信息和嫩度化学测定值,建立生鲜羊肉嫩度的预测模型;利用验证集的光谱数据信息、嫩度化学测定值和模型参数评价预测模型的精准度,确定针对生鲜羊肉嫩度的最佳近红外光谱数据信息预处理方法和最佳预测模型,利用确定的针对生鲜羊肉嫩度的最佳近红外光谱数据信息预处理方法和最佳预测模型,对待测生鲜羊肉样品的嫩度进行检测。其不足之处是,该方法不能检测羊肉是否为拼接羊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目前羊肉检测系统不能检测羊肉是否为拼接羊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拼接羊肉检测系统和方法,其能够快速、简便、准确地检测出羊肉是否为拼接羊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的一种拼接羊肉检测系统,包括控制器和检测机构,所述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单元、触摸屏、光源控制模块和语音输出模块,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检测台,所述检测台中部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储存有液体,所述液体上设有呈圆形的样品托盘,所述样品托盘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所述样品托盘底部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底部设有定位头,所述定位头由铁磁性材料制成,所述矩形凹槽的前内侧面设有第一电磁铁和第一接近开关,所述矩形凹槽的后内侧面设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矩形凹槽的底面设有若干个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下方设有驱动定位块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定位块上设有与定位头配合且限制定位头自由转动的定位孔,所述若干个定位块上的定位孔从前至后呈直线排列,所述定位孔底部设有第三电磁铁和第二接近开关,所述样品托盘上方设有光收发器,所述光收发器包括照射光源和光接收器,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分别与触摸屏、光源控制模块、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第三电磁铁、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第一驱动电机、光接收器和语音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光源控制模块还与照射光源电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照射光源为卤素灯或激光发射器。检测时,将待测羊肉样品放置在样品托盘上,使羊肉样品的中心位于样品托盘的中心。
中央处理单元控制第一电磁铁工作,第一电磁铁产生吸力,样品托盘上的第一永磁体受第一电磁铁吸力作用,样品托盘向矩形凹槽的前内侧面运动,同时第一永磁体受吸力作用正对第一电磁铁,校准定位头的位置,保证定位头能够插入定位孔。矩形凹槽左右内侧壁之间的距离比样品托盘的直径略大,使样品托盘只能够前后运动,保证定位头在定位孔排列成的直线上方运动,便于定位头插入定位孔。当样品托盘移动到矩形凹槽前内侧面处时,第一接近开关发出触发信号,中央处理单元接收到第一接近开关发出的触发信号,控制第一电磁铁停止工作,控制距离矩形凹槽前内侧面最近的定位孔底部的第三电磁铁工作,第三电磁铁产生吸力,样品托盘底部的定位头受第三电磁铁的吸力作用插入该定位孔,该定位孔内的第二接近开关发出触发信号。中央处理单元接收到触发信号,判断样品托盘定位成功,此时样品托盘的中心点位于光收发器的正下方。
用户可通过触摸屏选择样品托盘需要插入的定位孔位置。中央处理单元控制距离矩形凹槽前内侧面最近的定位孔底部的第三电磁铁停止工作,样品托盘受浮力作用浮起,样品托盘底部的定位头离开定位孔。中央处理单元控制第二电磁铁以及样品托盘需要插入的定位孔底部的第三电磁铁工作,样品托盘上的第二永磁体受第二电磁铁吸力作用,样品托盘向矩形凹槽的后内侧面运动。当样品托盘移动到需要插入的定位孔上方时,样品托盘下方的定位头受第三电磁铁吸力作用,样品托盘底部的定位头插入该定位孔,该定位孔内的第二接近开关发出触发信号。中央处理单元接收到触发信号,判断样品托盘成功插入用户选择的定位孔。样品托盘在液体中前后移动,无摩擦损耗,通过定位孔实现精确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49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