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静电电子锁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02309.3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9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杜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明浩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E05B4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1161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静电 电子锁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抗静电电子锁面板,属于安防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密码锁的广泛应用,电子密码锁已成为安防领域的重要成员之一,电子密码锁的抗静电能力也成为衡量锁的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家质量标准中将其列为必检项目,锁具生产企业为了使电子锁达到抗静电要求,不得不在核心芯片及外围元器件的性能上做文章,采用高抗静电性的元器件来满足性能要求,这无形中增加了控制电路的复杂性和锁具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抗静电结构的电子锁面板,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和诸多不足,有效的解决电子锁的抗静电问题,降低对电子元器件抗静电性性能的依赖性,通过内置的电池槽和电池正负级限制点提高面板的整体性、实用性及安装使用的方便性。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抗静电电子锁面板,其特征包括按键、外壳、支架、窗口、凸台及底座,其中外壳与支架相连,外壳表面开有一个以上的窗口,支架上表面设一个以上的凸台,该凸台镶嵌在窗口内,凸台与外壳的外表面在同一平面上,凸台上设长条孔和指示灯孔,支架的背面内设线路板,外壳与凸台共同形成的表面上贴有按键,该按键与穿过长条的信号线一端相接,信号线的另一端与线路板相接,支架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外壳表面开一窗口,将非导电支架镶嵌在外壳窗口,可有效防止静电对电子锁电路的不良影响,保证电子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通过在支架的内表面设置电池槽和电池弹簧卡片可方便、有效的将电池固定在面板内,非常方便适用;
(3)通过在支架的内表面的电池槽内设置电极限制点可有效保证电池的正负级不会上反,从而有效的保护电路的安全;
(4)通过在支架的内表面设置卡扣,可使线路板的安装方便快速,无需使用电动工具,避免安装时工具产生的静电对电路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抗静电电子锁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从正面安装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从反面安装示意图。
图中的1是按键、2是外壳、3是支架、4是窗口、5是长条孔、6是线路板、7是电池槽、8是电池弹簧片、9是弹簧片卡槽、10是卡扣、11是极性限制凸台、12是指示灯孔、13是电池、14是凸台、15是底座、16是电池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抗静电电子锁面板,其结构包括按键1、外壳2、支架3及底座15,其中外壳2的表面上开有一个以上的窗口4,在支架3的上表面上设一个以上的凸台14,凸台14镶嵌在窗口4内,从外壳2内部伸出的凸台14与外壳2的外表面在同一平面上,凸台14上设长条孔5和指示灯孔12,外壳2与支架3相连,在支架3的背面内设线路板6,在外壳2与凸台14共同形成的表面上贴有按键1,该按键1与信号线的一端相接,该信号线穿过长条孔5,信号线的另一端与线路板6相接,支架3的底部与底座15固定连接。
所述的外壳2与支架3通过卡扣或螺丝铆接方式相连。
所述的非导电支架3的背面设有电池槽7,该电池槽7内安装电池13,电池槽7内的端部设弹簧片卡槽9,弹簧片卡槽9内固定有电池弹簧片8的正负级,电池弹簧片8的正负级与线路板6电连接,电池槽7的侧面有电池卡16,电池卡16将电池固定在电池槽内防止电池脱落。
所述的弹簧片卡槽9的端部设一极性限制凸台11,该极性限制凸台11用于防止电池放反。
所述的支架3的背面设有一个以上的卡扣10和定位点,用于固定线路板6,线路板6与门内测的控制板电连接。
所述的外壳2的底边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向内的凸点,该凸点与底座15上的凹槽对应螯合。
使用时:首先在支架的电池盒内装入电池,将外壳旋卡在预先固定在门上的底盘上将线路板的连接线通过门上的穿线孔与门内的控制板线连接,线路板与机械执行机构相连接,连接好以后,即可在键盘上编制密码,按确认键将密码存入控制板的存储芯片里,下次再重复所编制的密码,密码正确后,指示灯亮,机械执行机构工作,锁即被开启。
以上实施例是本发明较优选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明浩;,未经杜明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23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模式智能控制防盗反锁装置
- 下一篇:建筑工地用可快速拆装的防护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