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厨房刀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99107.8 | 申请日: | 2014-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2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巧丽;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J47/16 | 分类号: | A47J47/1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苗强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厨房 刀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具,特别是一种新型的厨房刀具。
背景技术
由于饮食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厨房作为现代房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空间,也历经着变革,厨房的作用越来越强大,不再仅仅是做饭的场所,而成为现代人放松享受,更多的是包含着家人和朋友的情感空间的地方,厨具的设计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厨房刀架虽小,但也逐渐登上了设计界的“桌面”,如今,80、90后成为社会市场的主力军,传统老旧的刀具架造型通常是木质的,只能用来放置刀具,功能性单一,木质材质一般很笨重也不美观,使用时间久了,还会产生木屑,不太卫生,结合这人们目前对美观和功能性的高追求,传统的刀具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功能单一以及装饰效果不好这一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厨房刀具,外观漂亮且带有现代流行气息,使生活和娱乐完美结合。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的厨房刀架,包括壳体以及壳体上设置的若干相互独立的置刀位,所述置刀位所在的平面与壳体底面所在平面垂直设置,所述各个置刀位都包括两个平行的侧面,所述两个侧面之间设置有供不同型号的菜刀放置的大小不同的间隙,所述置刀位上设有对菜刀进行限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侧面固定连接,壳体内还固定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上面位于壳体两端设有音箱,隔离板下面壳体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源和蓝牙接收器,所述电源通过导线Ⅰ为音箱进行供电,且设置有充电孔,所述蓝牙接收器通过导线Ⅱ连接音箱,且可接收外部声音信号。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的形状为鼓状,材料为塑料,外表面进行了抛光处理,且外壳上顶面为向下凹陷的圆弧面。
收益效果: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菜刀能够稳定的放置在置刀位上,并且能够方便的取用菜刀,置刀位上的间隙还可通风,从而更加卫生,上述方案中设有音箱等组件,可以在烧菜的同时休闲娱乐或者接听电话,外壳表面由抛光后的塑料构成,圆弧曲面显得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示标记,1.壳体,2,置刀位,201.侧面板,3.音箱,4. 限位块,5. 导线Ⅰ,6. 充电孔,7,电源,8. 导线Ⅱ,9,蓝牙接收器,10. 隔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的厨房刀架,包括壳体1以及壳体1上设置的若干相互独立的置刀位2,所述置刀位2所在的平面与壳体1底面所在平面垂直设置,所述各个置刀位2都包括两个平行的侧面板201,所述两个侧面板201之间设置有供不同型号的菜刀放置的大小不同的间隙,所述置刀位2上设有对菜刀进行限位的限位块4,所述限位块4与侧面板201固定连接,菜刀放置在置刀位2后,由限位块4使菜刀稳定的放置,菜刀放置后多出的间隙可有效的通风,更加卫生。
壳体1内还固定设置有隔离板10,隔离板把壳体1内部分割成上下两个空腔,所述隔离板10上面的空腔两端设有音箱3,隔离板10下面的空腔固定安装有电源7和蓝牙接收器9,电源2设置有充电孔6,在不使用时进行充电,充电之后可放置在厨房任何地方,不受插座孔的限制,电源7通过导线Ⅰ5连接音箱3为其供电,所述蓝牙接收器9通过导线Ⅱ8连接音箱3,蓝牙接收器9可接收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目前主流电子产品的音乐,可以在烧菜的同时享受听觉盛宴,此外,蓝牙接收器9还可与手机信号相连,若有电话接进来时,可一边烧菜一边接听电话,不必再洗手接电话等繁琐操作。
本发明还有更进一步的设置,所述壳体1的材料为塑料,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形状为鼓状且上顶面为向下凹陷的圆弧面,采用这样的曲面流线美,使得更配现代化的时尚装修风格,也具有更好的视觉观赏效果。
本发明未叙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理工学院;,未经洛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91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