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薄组合式变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90849.4 | 申请日: | 2014-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3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栋;管宏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晨朗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 组合式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尤其涉及一种沉板组合式开关电源变压器。
背景技术
目前,LED电视使用的开关电源变压器因高电压有安规隔离之要求。通常设计采用安全胶带挡墙和三层绝缘线组合来隔离或者采用绕线骨架本体左右隔离输入输出的结构来实现安规标准要求的电气距离及爬电距离的要求。
然而,采用挡墙和三层绝缘线隔离以及左右隔离的方式实现安规要求的设计成本较高,工艺繁琐且因挡墙需手工贴绕而无法采用自动化绕线,生产效率低下;而左右隔离的设计方式使得初次级绕组耦合不完全,磁芯利用率不高,不符合小体积大功率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在10mm以下的、可采用自动化绕线的的大功率开关电源变压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薄组合式变压器,包括绕线骨架和封装框,所述绕线骨架设置在所述封装框内,所述绕线骨架上具有三个平行的绕线槽,在中间所述绕线槽内缠绕有初级线圈,在两侧所述绕线槽内各缠绕有次级线圈。
优选地,在所述绕线骨架的下表面设置有入线凹槽和出线凹槽,所述入线凹槽和所述出线凹槽分布在所述绕线骨架下表面相对的两端,所述初级线圈和两个所述次级线圈分别从入线凹槽入线并从所述出线凹槽出线。
优选地,所述入线凹槽和所述出线凹槽的槽顶距离所述封装框的上边距离小于等于10mm。
优选地,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从所述入线凹槽和所述出线凹槽内水平穿出后向下弯折90°。
优选地,缠绕有次级线圈的所述绕线槽内设置有隔离挡板,所述隔离挡板将缠绕有次级线圈的所述绕线槽隔离为相互平行的两个槽。
优选地,所述封装框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上盖扣在绕线骨架上,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绕线骨架下方,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上具有相互配合的卡突和卡口,所述卡突卡入所述卡口内使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闭合在一起。
本发明提供的高度在10mm以下的沉板组合式变压器设计结构合理,小体积,由扁平磁芯结构与绕线骨架装配组合而成,摒弃了传统设计采用挡墙胶带隔离的方式,采用绕线骨架本体分槽结构隔离,符合电源安规设计要求,简化工艺并可采用自动绕线机绕制,提升生产效率;采用中间绕制初级,次级分布两侧,加强初次级耦合,采用大匝比的设计,提升磁芯利用率,从而实现功率提升;并在贴板封装结构上采用弯脚沉板结构,PCB挖孔使变压器本体下沉,有效散热并利用PCB本体结构厚度降低变压器高度,满足轻薄小型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超薄组合式变压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超薄组合式变压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超薄组合式变压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绕线骨架,2-底座,3-上盖,4-绕线槽,5-初级线圈,6-次级线圈,7-入线凹槽,8-出线凹槽,9-卡口,10-隔离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超薄组合式变压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一种超薄组合式变压器,包括绕线骨架1和封装框,所述绕线骨架1设置在所述封装框内,所述绕线骨架1上具有三个平行的绕线槽4,在中间所述绕线槽4内缠绕有初级线圈5,在两侧所述绕线槽4内各缠绕有次级线圈6。
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发明超薄组合式变压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超薄组合式变压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在所述绕线骨架1的下表面设置有入线凹槽7和出线凹槽8,所述入线凹槽7和所述出线凹槽8分布在所述绕线骨架1下表面相对的两端,所述初级线圈5和两个所述次级线圈6分别从入线凹槽7入线并从所述出线凹槽8出线。
所述入线凹槽7和所述出线凹槽8的槽顶距离所述封装框的上边距离小于等于10mm。
所述初级线圈5和所述次级线圈6的两端分别从所述入线凹槽7和所述出线凹槽8内水平穿出后向下弯折90°。
缠绕有次级线圈6的所述绕线槽4内设置有隔离挡板10,所述隔离挡板10将缠绕有次级线圈6的所述绕线槽4隔离为相互平行的两个槽。
所述封装框包括底座2和上盖3,所述上盖3扣在绕线骨架1上,所述底座2设置在所述绕线骨架1下方,所述底座2和所述上盖3上具有相互配合的卡突和卡口9,所述卡突卡入所述卡口9内使所述底座2和所述上盖3闭合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晨朗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晨朗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08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