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切换式风嘴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8906.5 | 申请日: | 201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9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1/00 | 分类号: | F16K51/00;F16L2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切换 嘴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和充气装置的风嘴头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双气门接头并且以旋转切换方式变换该二气门接头的风嘴头。
背景技术
如美国第55960815号专利所示,是一种可自动切换风嘴头的打气筒,其风嘴头并列一法式气门嘴接头与一美式气门嘴接头,并具有一自动切换装置用以切换气流的流向。此种风嘴头的体积较大,要对传统钢丝轮框的轮胎打气时,风嘴头会受轮框钢丝的影响而妨碍风嘴头衔接气门嘴的动作。
如美国第8402987B2号专利所示,是一种双头式的风嘴头,其体积虽然较小,但是衔接气门嘴时必须以手指去转动风嘴头,利用风嘴头内的螺牙去螺接气门嘴,在操作上较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切换式风嘴头,可提供两种气门嘴接头在一小巧的机构上,并利用旋转的方式切换该二气门嘴接头,在操作上非常简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旋转切换式风嘴头,其包含有:一壳体,具有一前端壁、一后端壁以及一上端壁,该上端壁连结该前后二端壁,在该前、后、及上端壁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一进气管,设于该后端壁,与该容置空间连通;一旋转件,枢设在该容置空间,可自由转动,该旋转件在其二端各设有一气门嘴接头,当其中一气门嘴接头朝向该上端壁呈隐藏位置时另一气门嘴接头将朝向该壳体下方而呈使用位置,此时该旋转件是位于其正常状态;一扳动件,枢设在该上端壁,可在一解除位置与一压制位置之间扳转;一封闭件,设于该上端壁位于该扳动件与该旋转件之间,当该旋转件位于其正常状态时,扳转该扳动件使其位于其压制位置,该扳动件将顶压该封闭件去压住该隐藏位置的气门嘴接头,使其气密,该隐藏位置的气门嘴接头并将受压移位而顶压该使用位置的气门嘴接头使其能够衔紧待充气的气门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显示旋转件位于正常状态。
图2是将图1翻转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旋转件位于转动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左侧视图。
图5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1的仰视图。
图7是沿图6中A-A剖线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6中B-B剖线的剖视图。
图9是沿图7中F-F剖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沿图7中E-E剖线的剖视图。
图11至图1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衔接一美式气门嘴的操作示意图,其中图11、图12的扳动件位于解除位置,图11是沿图6中A-A剖线的剖视图,图12是沿图6中C-C剖线的剖视图。图13、图14概同于图11、图12,唯其扳动件是位于压制位置。
图15至图1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衔接一法式气门嘴的操作示意图,其中图15、图16的扳动件位于解除位置,图15是沿图6中A-A剖线的剖视图,图16是沿图6中C-C剖线的剖视图。图17、图18概同于图15、图16,唯其扳动件是位于压制位置。
图1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21至图24是第二实施例的操作说明图,图21、图22是衔接一美式气门嘴,图22、图23是衔接一法式气门嘴,图21、图23的扳动件是位于解除位置,图22、图24其扳动件是位于压制位置。
附图中符号说明:
10壳体;11前端壁;12后端壁;13上端壁;14容置空间;15进气管;16气道;20旋转件;21转轴;211轴孔;212穿孔;213止漏环;214止漏环;22本体;221穿孔;25、25’气门嘴接头;251、251’间隙;252间隙;26、26’套壳件;261、261’肩部;262、262’穿孔;263、263’顶柱;264、264’外端面;265、265’止漏环;27、27’胶筒;271、271’轴孔;28、28’气门嘴件;281、281’缺口;282、282’气门嘴凸部;283、283’长形弧槽;284、284’穿孔;285、285’端壁;29、29’端盖件;291、291穿孔;30扳动件;31轴;40封闭件;41凹弧面;42止漏环;50旋转件;52本体;521、522凸柱;523穿孔;524止漏环;55、55’气门嘴接头;551、551’间隙;56、56’套壳件;561、561’外端面;562、562’穿孔;563、563’止漏环;57、57’胶筒;58气门嘴件;581气道;582、582’气门嘴凸部;583穿孔;584穿孔;59、59’端盖件;591、591’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双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89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