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橡胶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4032.6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9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吴颖;郦和生;秦会敏;谢文州;冯婕;魏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废水 羧甲基纤维素盐 混合物 活性污泥处理 臭氧氧化 丁苯橡胶 可生化性 排放标准 石灰沉淀 低聚物 有效地 出水 降解 胶渣 石灰 废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橡胶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羧甲基纤维素盐与合成橡胶生产废水进行接触得到接触混合物,然后将所述接触混合物依次经过石灰沉淀、臭氧氧化和活性污泥处理的步骤;其中,相对于合成橡胶生产废水的体积,羧甲基纤维素盐的加入量为5‑20mg/L,石灰的加入量为2‑10mg/L。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橡胶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除去合成橡胶生产废水中的低聚物和胶渣,降解合成橡胶生产废水中的助剂,从而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使丁苯橡胶生产废水经处理后的出水COD<50mg/L,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合成橡胶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合成橡胶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由于性能优良、应用广泛,所以需求量和生产量巨大,但随之而来会产生大量的生产废水。合成橡胶生产废水中含有胶渣、低聚物及各种助剂。其中的低聚物不仅难以被微生物降解,而且容易随着环境变化而发生聚集。例如在对丁苯橡胶生产废水进行回用的尝试中,就曾发现由低聚物凝集形成的粘性物质堵塞超滤膜和反渗透膜的问题。合成橡胶生产废水中的低聚物以水溶态形式存在,难以通过普通的混凝方式去除,从而容易影响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也影响最终出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值,使废水难以达到排放标准。此外,存在于合成橡胶生产废水中的助剂,如乳化剂、引发剂、调节剂和终止剂等,成分复杂、难以降解,这也对废水的处理造成困难。目前,虽然也有文献针对合成橡胶生产废水开发了相应的处理技术或工艺,然而依然存在出水COD较高或工艺流程复杂等问题。目前,在实际生产中,合成橡胶生产废水多与其他废水混合处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对工业企业提出了更严格的污水达标排放要求,有些地区甚至要求排水COD控制在50mg/L以下,环保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研究高效、经济、节能的处理技术,系统开发组合工艺,是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发展的方向。
中国专利申请CN 1145880A公开了一种合成橡胶生产污水处理工艺,突破了当前国内外橡胶废水混合处理的模式,该工艺根据废水性质,按质分别处理。对难处理的丁苯橡胶污水采用强化处理和新发明的“TAO”法单独进行二级生化处理和复合滤料滤塔过滤;对较易处理的顺丁橡胶污水,经过一级物化、二级生化、三级强化活性炭吸附塔处理,然而,最终出水COD也只达到100mg/L。
中国专利申请CN 103723878A公开了一种丁苯橡胶生产装置排放的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多级处理方法。该方法使用了预处理单元、污泥吸附单元、好氧生化处理单元,絮凝过滤单元和高级氧化处理单元的多套水处理装置,各个单元中的处理都需要配合复杂的处理工艺,尽管该方法处理后外排废水COD≤40mg/L,单其流程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合成橡胶生产废水中存在的低聚物难以被微生物降解,而且容易随着环境变化而发生聚集,且低聚物以水溶态形式存在,难以通过普通的混凝方式去除,从而造成废水可生化性差,最终出水的COD值难以降低至50mg/L以下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合成橡胶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意外地发现羧甲基纤维素盐(尤其是羧甲基纤维素钠)可以捕捉合成橡胶生产废水(尤其是丁苯橡胶生产废水)中的低聚物,并可以和石灰形成沉淀,且在与石灰快速形成沉淀的过程中将低聚物与胶渣包裹携带,从而从废水中去除。同时,经石灰处理后的合成橡胶生产废水呈碱性,有利于后续臭氧氧化单元中羟基自由基的形成,从而提高臭氧的利用率,降低臭氧的投加量。合成橡胶生产废水中的有机物经臭氧氧化后可以生成一些小分子有机酸,在提高合成橡胶生产废水的可生化性的同时还可以使废水的pH值下降,既可以满足后续活性污泥处理单元中微生物对pH值的要求,又对保障废水出水水质达标起到重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40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加工胶粘制品的涂胶机
- 下一篇:一种数据中心机房管控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