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填装密度中空纤维膜组件以及膜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2830.5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0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肖力鹏;陈李红;曹志宏;施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健民过滤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02 | 分类号: | B01D63/02;C02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45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填装 密度 中空 纤维 组件 以及 单元 | ||
1.一种高填装密度中空纤维膜组件,包括膜组件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本体包括集水塑件(6)、中空纤维膜丝(7)、大密封圈(8)和小密封圈(9);
所述集水塑件包括集水接口(1)、塑件壳体(2)、间筋(3)、支撑舌头(4)以及膜组件安装孔(5):其中所述集水接口采用双台阶设计,每个台阶上设置2个密封圈槽,分别装配所述大密封圈和小密封圈;
所述中空纤维膜丝为等间距均匀排列,并用热熔胶(11)进行注封定型,经排列定型的中空纤维膜丝以端面开口的形式装入所述集水塑件的塑料壳体内,分别用高硬度聚氨酯或环氧树脂胶(13)和低硬度聚氨酯或环氧树脂胶(12)注封;所述高硬度聚氨酯或环氧树脂胶在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端面与所述热熔胶之间,所述低硬度聚氨酯或环氧树脂胶在所述高硬度聚氨酯或环氧树脂胶和所述热熔胶之间,使得所述中空纤维膜丝与所述集水塑件之间存在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填装密度中空纤维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塑件为一体成型式整体塑料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填装密度中空纤维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排列间距为可调节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填装密度中空纤维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膜组件本体之间进行组合得到膜组件装配模块,所述膜组件装配模块由4个所述膜组件(10)、集水六通塑件(20)、集水五通塑件(25)和竖直集水管(26)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填装密度中空纤维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六通塑件(20)包含顶部集水口(15)、下部集水口(17)、4个膜组件装配孔(16)、加强筋(18)以及螺钉安装孔(19);所述顶部集水口、下部集水口和膜组件装配孔构成内部集水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填装密度中空纤维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五通塑件(25)包含上部集水口(21)、4个膜组件装配孔(22)、加强筋(23)以及螺钉安装孔(24);所述上部集水口和膜组件装配孔构成内部集水通路。
7.一种膜单元,其特征在于,是所述膜组件成批量组装构成的膜单元,由吊挂板(27)、水平支撑钢架(28)、竖直支撑钢架(29)、马鞍弧面接头(30)、总集水管闷盖(31)、总集水圆管(32)、集水三通(33)、集水弯头(34)、集水变径(35)、总集水接口(36)、曝气接口(38)、曝气活结(40)、曝气软管(41)、曝气弯头(42)、曝气总管(43)、曝气三通(44)和曝气支管(45)构成;其中所述马鞍弧面接头连通所述总集水圆管和所述集水六通塑件的顶部集水口,使膜组件装配模块的集水通路与总集水管路连通;
所述总集水管路通过集水管抱箍固定在所述水平支撑钢架上;
所述曝气总管通过大管夹(39)固定在所述水平支撑钢架上;
所述曝气支管通过小管夹(46)固定在所述水平支撑钢架上;所述曝气支管的数量与所述膜单元中装配的膜组件的数量对应,曝气支管通过所述曝气三通与所述曝气总管连通;
所述膜单元设置2个所述曝气接口,可从所述曝气总管两侧同时进气,亦可对所述曝气支管进行分别进气,实现错流曝气;
所述曝气支管上表面均布曝气小孔(48),下面表面均布排泥孔(49);
所述集水六通塑件和所述集水五通塑件分别采用安装螺钉通过所述螺钉安装孔和安装固定在所述水平支撑钢架上;
所述膜组件采用紧固件(47)通过所述膜组件安装孔安装固定在所述水平支撑钢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单元中吊挂板、水平支撑钢架和竖直支撑钢架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单元中集水管路和曝气管路采用UPVC或ABS塑料材质,亦可采用不锈钢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健民过滤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健民过滤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28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基质膜、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内螺纹铬合金氧化锆能量再用机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