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钢塑管内衬的PE管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80079.5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1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代营伟;张海涛;代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联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08;C08K9/06;C08K3/2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4667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塑管 内衬 pe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钢塑管内衬的PE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E管按重量百分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HDPE 45~65份
LLDPE 15~35份
纳米碳酸钙 10~22份
复合硅烷偶联剂 1.5~3.5份
聚乙烯蜡 1~2份
石蜡 0.5~1份
色母 2.5份;
其中,所述HDPE的密度为0.947~0.952kg/m3,熔融指数为0.23g~0.25g/10min;所述LLDPE的密度为0.922~0.931 kg/m3,熔融指数为5.2~6.3 g/1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塑管内衬的PE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E管按重量百分比由如下组份组成:
HDPE 50~65份
LLDPE 10~30份
纳米碳酸钙 8~20份
复合硅烷偶联剂 2~2.5份
聚乙烯蜡 1.2~1.8份
石蜡 0.6~0.8份
色母 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钢塑管内衬的PE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酸钙的粒度为0.01~0.1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塑管内衬的PE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硅烷偶联剂为KH-792和/或A-1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塑管内衬的PE管,其特征在于,所述HDPE的密度为0.721~0.832kg/m3,熔融指数为0.24g~0.25 g/1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塑管内衬的PE管,其特征在于,所述LLDPE的密度为0.658~0.754 kg/m3,熔融指数为5.5~5.8 g/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联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联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007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