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易胃部负压引流袋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78828.0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3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毕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玉芳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胃部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术后胃部用的引流袋,具体地说是一种简易胃部负压引流袋。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当患者做完手术不能进食,需要插胃管做引流时,为了便于将胃部内的液体吸出,通常采用一内戴弹簧的透明袋作为负压引流袋,在使用时先将弹簧压缩,然后将引流管插入袋体上的引流口上,这样袋体内形成负压,随着弹簧的不断伸展将胃内的液体吸入袋体内,当弹簧完全弹起后,将引流管拔下来,但此时为了防止管内液体流出或胃部进气,需要一人用手掐住引流管管口处,再将引流袋拔下,然后去冲洗,此过程中一直需要有人掐住引流管非常麻烦,在冲洗的过程中,因为引流袋内有弹簧,因此有些污物会挂在弹簧上,不能冲洗干净,影响二次使用,在清洗时因为引流袋的上下两面均为平面很难将袋体内的液体全部倒干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胃部负压引流袋,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胃部负压引流袋,其特征是,包括袋体和引流管,所述袋体为圆柱状,包括内壁和外壁,内壁和外壁之间设有螺旋弹簧,螺旋弹簧与袋体同轴,内壁与上顶壁和下底壁形成储液腔;袋体的上顶壁设有引流口,引流口上插有引流管,引流管上设有限流夹。
所述袋体的下底壁上还设有出液口,出液口上设有堵塞帽。
所述袋体的下底壁为一圆锥面,出液口设置在下底壁的最低端。
所述限流夹为一平板,平板的一侧设有一圆通孔,与圆通孔相邻的位置设有一细长条槽,长条槽与圆通孔相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内外壁的结构,将弹簧设置在内外壁之间的空间里,将弹簧与储液腔隔离,便于清洗,防止弹簧上挂有污物,造成清理不干净,另一方面也可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
2.在引流管上设有限流夹,需要拔下引流管时,用限流夹将引流管夹住防止液体流出或空气进入,避免总要占用一个人捏着引流管。
3.将引流袋的底部设计成锥面,在锥面的最低端设有出液口,清洗时液体集中在引流袋底部的锥面内,便于液体的流出,防止引流袋内有残留液体。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限流夹的主视图。
图中:1袋体,11内壁,12外壁,13上顶壁,14下底壁,15储液腔,2引流管,3螺旋弹簧,4引流口,5限流夹,51圆通孔,52长条槽,6出液口,7堵塞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2,图3所示,一种简易胃部负压引流袋,包括袋体1和引流管2,所述袋体1为圆柱状,采用透明且柔软的材质,方便袋体1变形,包括内壁11和外壁12,内壁11和外壁12形成密封腔,在内壁11和外壁12之间设有螺旋弹簧3,螺旋弹簧3与袋体1同轴,内壁11与上顶壁13和下底壁14形成储液腔15,这样储液腔15与螺旋弹簧3分隔开来,避免液体侵蚀螺旋弹簧3,同时也便于清洗,防止螺旋弹簧3上挂有液体;袋体1的上顶壁13设有引流口4,引流口4上插有引流管2,引流管2上设有限流夹5,如图6所示,所述限流夹5为一平板,平板的一侧设有一圆通孔51,与圆通孔51相邻的位置设有一细长条槽52,长条槽52与圆通孔51相通,当引流管2位于圆通孔51中时,为打开状态,引流管2内的液体可以顺畅的流入袋体1内,当引流管2位于长条槽52中时,为关闭状态,此时引流管2内的液体无法流入袋体1内,长条槽52与圆通孔51连通可以便于引流管2进行开/关状态的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玉芳,未经毕玉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88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药物识别和药物配伍禁忌的智能输液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异味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