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轿厢底部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7974.1 | 申请日: | 201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4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拉;朱维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28 | 分类号: | B66B5/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11 | 代理人: | 殷晓雪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底部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底部的安全装置,特别是涉及护脚板和缓冲器撞块。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电梯轿厢10沿着轿厢导轨20在电梯井道30内上下运动,并按需在各个电梯层站40停靠。在电梯轿厢10的底部紧挨轿厢门一侧具有垂直向下延伸的护脚板11,这是一块金属薄板,在末端具有朝向电梯井道30方向的斜面,总高度不小于750mm。当电梯轿厢10因故障而停留在非层站位置(例如位于某一层站上方)需解救乘客离开电梯轿厢10时,电梯护脚板11用于防止乘客坠入电梯井道30。在电梯轿厢10的底部的中央位置还具有缓冲器撞块12,这是一个向下延伸的刚性部件,例如为钢板。与此相对应的,在电梯井道底坑31还设置有轿厢缓冲器32,这是弹性部件或液压机构。当电梯轿厢10因故障而坠落时,缓冲器撞块12和轿厢缓冲器32对撞而吸收撞击力,防止电梯轿厢10直接撞击电梯井道底坑31。
为了确保维修人员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电梯井道底坑的底面与电梯轿厢的最低部件之间至少留有0.5m的距离。然而,某些早期建筑的旧电梯井道底坑深度往往达不到上述标准的规定,称为浅底坑。在旧电梯到期报废后,为了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就需要对建筑物进行二次施工加深电梯井道底坑。然而实践中加深底坑是困难的,代价也是昂贵的,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浅底坑电梯检修空间不够时的解决方案。
针对浅底坑的情况,已存在设置在电梯轿厢底部、或电梯井道底坑的安全装置,例如以下四份专利文献所公开的内容。
公开号为CN101061051A、公开日为2007年10月24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在较浅的电梯井底内设置的用于保护维修人员的安全装置。这种安全装置是在井底设置一个可水平或垂直放置的撑柱,在电梯正常作业中该撑柱以缩小的高度被水平放置,在人员进入电梯井时该撑柱被垂直放置从而消除操作者在井底被压伤的危险。该申请的局限在于位于电梯吊舱(也称轿厢)底部的缓冲器只是弹性缓冲器,因此只适用于电梯额定速度在1m/s以内的情况。当电梯额定速度超出1m/s时,电梯行业通常使用成熟的液压缓冲器。液压缓冲器如果安装在电梯轿厢底部,容易存在漏油现象,并且长期跟随轿厢振动和运行会使漏油加重;此外对液压缓冲器进行常规检修加油和状态检测将会变得不易进行。
授权公告号为CN202226493U、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5月23日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电梯井道的底坑内设置的用于保护维修人员的机械装置。这种机械装置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机械结构确保在电梯轿厢底面与电梯井道底坑之间形成一个安全检修空间。该申请将轿厢缓冲器设置在电梯井道底坑内,因而可以用于电梯额定速度超出1m/s的情况;然而其机构的实现较为复杂,成本上不占优势。
申请公布号为CN102701057A、申请公布日为2012年10月3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护脚板。该护脚板由上片、下片组成,其中下片可转动。在电梯轿厢位于底层时,该护脚板呈现收回状态;其余时候,该护脚板呈现展开状态。该申请在电梯长周期的运行中,需面临机构频繁动作而产生的可靠性问题,成本上不占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在现有建筑中安装新电梯时,国家标准允许在电梯检修时手动展开护脚板,在正常运行时令护脚板处于收回状态,这样会比该申请的自动收回护脚板的方案更简单,机构可靠性更高。
授权公告号为CN201058781Y、授权公告日为2008年5月14日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浅底坑安全装置。这种安全装置包含设置在电梯井道底坑的的支座缓冲器,还包含可自动伸缩的电梯轿厢护脚板。这两个部件分别独立运行,其中支座缓冲器由人工按需装卸,护脚板则配置有电气开关检测并实现自动展开和收回。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底部安全装置,其中的护脚板和缓冲器撞块既可以展开、又可以折叠,并且操作简单、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电梯轿厢底部安全装置包括:
——护脚板,为一整块金属板,通过第一铰链可转动地固定在电梯轿厢靠近轿厢门的位置的底部;该护脚板具有整体呈竖直的展开状态、以及背离电梯层站方向转动后的折叠状态;
——缓冲器撞块,为刚性部件,通过第二铰链可转动地固定在电梯轿厢的底部;该缓冲器撞块具有竖直的展开状态以及水平的折叠状态;当缓冲器撞块为展开状态时,与电梯井道底坑所设置的轿厢缓冲器的位置相对;
——联动机构,为刚性部件,一端通过第三铰链连接护脚板,另一端通过第四铰链连接缓冲器撞块或电梯轿厢底部;联动机构使得护脚板与缓冲器撞块同时处于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79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扶梯的扶手出入口及其压铸方法
- 下一篇:电梯的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