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式永磁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7866.4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3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虞旭海;陈金成;虞旭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侨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H01H33/666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杨光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永磁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式永磁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而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目前,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断路器按其使用范围分为高压断路器,和低压断路器,高低压界线划分比较模糊,一般将3kV以上的称为高压电器,而目前现有的断路器一般是采用一个电磁铁带三相(个)真空管的结构形式,其原理是电磁铁吸合,带动机械传动机构,实现真空管内动、静触头的合分。而电磁铁的吸合需要通过电子产品的控制来实现,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结构复杂,与电子产品组装后线路较多,故障点也多,体积也较大,以致维修查故障较困难,更换断路器或元器件较烦琐,真空管与主电路的合隆与分离更是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模块式永磁断路器,采用三个永磁装置直接带动三个真空管的动静触头的合分,实现断路器的合闸与分闸,使断路器模块化,达到体积小,结构简单,维护更换方便,故障点易排查的优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模块式永磁断路器,包括壳体,壳体内由上到下依次设有三个容置腔,每个容置腔内均设有真空管和永磁装置,真空管的内部具有相对设置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动触头的杆部延伸出真空管一外侧并通过连接机构与永磁装置相连,静触头的杆部延伸出真空管的另一外侧并延伸至壳体一外侧作为真空管的输入端,位于容置腔内的静触头的杆部上设有电流互感器,伸出真空管一外侧的动触头的杆部上连有导电块,导电块通过导电带与真空管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延伸至与输入端同侧的壳体一外侧。
所述的模块式永磁断路器,所述永磁装置具有筒状本体,筒状本体内的一侧设有线圈,筒状本体具有线圈的一端设出线口Ⅰ,另一侧与线圈相邻的部位设有永磁铁,具有线圈的一侧设有动铁机构,具有永磁铁的一侧设有静铁机构,动铁机构具有动端盖和与动端盖相接的动铁柱,动铁柱置于线圈内,动端盖设在筒状本体的外侧,动铁柱内设有凹腔Ⅰ,静铁机构具有静端盖和与静端盖相接的静铁柱,静铁柱置于永磁铁的内侧,静端盖设在筒状本体的外侧,静铁柱内设有凹腔Ⅱ,动铁机构和静铁机构的轴心线上分别设有通孔Ⅰ和通孔Ⅱ,凹腔Ⅰ和凹腔Ⅱ之间设有弹簧,两端具有螺纹中间不具有螺纹的动力传动螺杆依次穿过通孔Ⅰ,弹簧和通孔Ⅱ,动力传动螺杆的一端位于通孔Ⅰ的外侧并通过螺母紧固,另一端与连接机构连接。
所述的模块式永磁断路器,所述线圈为单线圈。
所述的模块式永磁断路器,所述凹腔Ⅰ和凹腔Ⅱ之间设有弹簧Ⅰ和弹簧Ⅱ,弹簧Ⅰ的外径大于弹簧Ⅱ的外径。
所述的模块式永磁断路器,所述连接机构具有螺栓、绝缘件和连接法兰,螺栓的头部嵌在绝缘件的一侧,螺栓的杆部穿过导电块与动触头的杆部连接,连接法兰的头部部分嵌在绝缘件的另一侧,连接法兰的柱部中心轴上设有螺孔,连接法兰的柱部插入通孔Ⅱ内并与动力传动螺杆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的模块式永磁断路器,所述螺栓的杆部还设有垫圈,垫圈位于绝缘件和导电块之间。
所述的模块式永磁断路器,所述输入端与输出端为导电柱状,在壳体的一侧交错设置。
所述的模块式永磁断路器,所述壳体上位于电流互感器对应的位置设有出线口Ⅱ,位于导电带与输出端连接处对应的位置设有出线口Ⅲ,位于出线口Ⅰ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出线口Ⅳ。
所述的模块式永磁断路器,所述壳体的外壁设有凹腔,和数条与凹腔相通的凹槽,出线口Ⅱ、Ⅲ和Ⅳ位于凹槽中,凹腔内设有接线板,从线圈引出的电线经出线口Ⅰ和Ⅳ与接线板连接,从电流互感器引出的电线经出线口Ⅱ与接线板连接,从导电带与输出端连接处引出的高压电线经出线口Ⅲ与接线板连接。
本发明创造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侨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侨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78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