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智慧仿真监测管理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75187.3 | 申请日: | 201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9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曾志生;邴奇;张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智控监测技术研究院;沃瑞尔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仿真 监测 管理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云智慧仿真监测管理平台,属于局域网和互联网的大型仿真与监测管理领域。
背景技术
CG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Graphics):是一种使用数学算法将二维或三维图形转化为计算机显示器的栅格形式的科学。CM机械状态监测(ConditionMonitoring):对运行中的机械设备整体或其零部件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监测,以判断其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与劣化的征兆,或对异常情况进行跟踪,预测其劣化的趋势,确定其劣化及磨损的程度。IOT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是指通过射频识别、智慧传感器、智慧采集系统、二维码等技术和信息感知设备,并按照约定的协议,把这些设备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预测、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云智慧仿真监测管理平台是CG(计算机图形学技术)、CM(机械状态监测技术)、IOT(物联网技术)技术相结合的一套完全基于局域网和互联网的大型仿真与监测管理平台。云智慧远程监测管理平台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三维动画和人员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云智慧仿真监测管理平台,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云智慧仿真监测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多个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存储器、推理机、CG三维仿真、显示器,所述多个传感器设置于设备的不同数据采集点处,用于实时监测相应的参数;信号处理器,通过信号传递装置与所述多个传感器组相连接;存储器,其保存有所述多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推理机与所述信号处理器以及所述存储器相连接,所述比较器将所述多个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与所述存储器中保存的数据相比较,然后向下述CG三维仿真和显示器发送输出信号;CG三维仿真:CG计算机图形学包含了从三维图形建模、绘制到动画的过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产生虚拟现实环境:建立作用器以及物体的外形和动力学模型:建立物体之间以及周围环境之间接照牛顿运动定律所决定的相互作用;描述周围环境的内容特性,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比较器相连接,用于将所述监测的设备以及运行情况三维动画显示出来。
设备、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存储器、CG三维仿真、显示器之间通过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联在一起,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平台的服务器架构采用TCP/IP通讯协议;采用WPF及WCF技术,实现了高并发、多数据量显示;采用高速的云服务端架构、最新的前段网络数据流处理方式、超级的数据缓存及图形刷技术;硬件采用多嵌入式系统的高性能设计,主板将ARM、DSP,FPGA融入到智慧硬件中;CG计算机图形学包含了从三维图形建模、绘制到动画的过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产生虚拟现实环境:建立作用器以及物体的外形和动力学模型:建立物体之间以及周围环境之间接照牛顿运动定律所决定的相互作用,描述周围环境的内容特性。状态监测是将机械状态振动信号经过快速傅里叶(FFT)变换后,形成时域波形、频域波形、轴心轨迹、伯德图、三维谱分析软件系统以及故障仿真专家诊断系统。
云智慧仿真监测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三维仿真技术、状态监测技术可以使大型工业企业对设备的管理更加可视化、简洁方便化、智慧化、可预知化。
传统状态监测仅仅凭设备管理人员的经验完成对企业大型机组的点检定修,设备管理缺少了设备运行数据作为支撑以及关键机组运行缺少可视化虚拟现实模型,导致设备管理人员不能客观、简单方便、有效的掌握关键机组运行状态,使企业安全生产存在隐患。
云智慧仿真监测管理平台通过对集团企业大型机组的虚拟仿真与状态监测,使各车间机组设备运行信息可视化,机组故障规律透视化,管理人员操作简易化与形象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产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状态监测分析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专利保护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智控监测技术研究院;沃瑞尔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智控监测技术研究院;沃瑞尔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51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材料试验机的测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消防型智能家电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