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线电机性能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75140.7 | 申请日: | 201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5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孙祝兵;杜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联宜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22118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 电机 性能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性能测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直线电机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直线电机也称电动推杆。目前世界上高速加工技术成为近些年发展迅速的主要技术之一。直线电机开始作为高速进给系统出现在加工中心中。由于直接驱动进给系统具有传统进给系统无法比拟的优点和潜力,再次受到各国的重视。直线电机作为一种机电系统,将机械结构简单化,电气控制复杂化,符合现代机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对直线电机性能的检测实验方法及实验设备的研制就显得至关重要。直线电机功率作为进给轴的驱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该项性能进行检测对评价直线电机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对直线电机的检测通常采用传统的手持式秒表操作,这种检测方法效率低误差大其测试结果也无法全面准确反映直线电机的工作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同时实现直线电机推出和退回的检测,在检测时能够直观的显示直线电机在不同负载下的电压、电流、推出时间或退回时间等性能测试,减少检测误差,提高批量检测效率的直线电机性能测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直线电机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有相互间隔设置的压力传感器和单杆双作用活塞式液压缸,所述单杆双作用活塞式液压缸的活塞杆朝向压力传感器,所述活塞杆上连接有连接件且所述连接件与活塞杆同轴,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活塞杆端部相连,连接件的另一端用于与待测直线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有用于与待测直线电机的安装端相配合的安装部,所述单杆双作用活塞式液压缸的两个油腔分别连接有第一蓄油包、第二蓄油包,所述操作台对应于连接件侧面的位置设有传感器定位板,所述传感器定位板上固定有第一接近传感器和第二接近传感器,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和第二接近传感器沿连接件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供第一接近传感器和第二接近传感器感应的伸出杆,所述伸出杆轴线与连接件轴线垂直,所述操作台上还设有电气控制器和显示装置,所述电气控制器设有用于待测直线电机连接的连接装置,电气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和第二接近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相连,所述电气控制器将测试的数据传送给显示装置。对待测直线电机进行检测时,将待测直线电机通过安装端与压力传感器的安装部固定,而待测电机的输出端则通过连接件与活塞杆固定。由于待测直线电机在运行过程中输出端对活塞杆的作用力和待测直线电机对安装端对压力传感器的作用力相等,因此,通过压力传感器的读数即可知道待测直线电机对活塞杆的作用力,即而知道待测直线电机所受到的负载,而通过显示装置即可测出待测直线电机在各不同负载下的电压、电流等参数,当测算待测直线电机推出时伸出杆经过第一接近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时间差则可检测待测直线电机推出行程的时间,而测算待测直线电机退回时伸出杆经过第一接近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时间差则可检测待测直线电机退回行程的时间。通过对单杆双作用活塞式液压缸的调节可调节待测直线电机检测时所受到的负载,以适应待测直线电机不同负载的检测需要和不同待测直线电机的检测需要。本发明通过单杆双作用活塞式液压缸和压力传感器配合可对待测直线电机施加稳定的负载和对负载大小进行直观的反应和调节,提高了对待测直线电机检测的可靠性。其第一接近传感器、第二接近传感器以及直线电机分别与电气控制器相连,电气控制器就可以计算出测试的参数,电气控制器将测试的数据传送给显示装置,就可以将测试的参数显示在显示装置上,实现人工智能,给工人在检测的时候带来更好的操作体验,提高工作效率。传感器定位板上设有刻度,第一接近传感器和第二接近传感器沿连接件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接近传感器以及第二接近传感器可以在传感器定位板调整保持相对位置来满足检测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联宜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联宜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51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