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多发性脂囊瘤的中药方剂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72271.X 申请日: 2014-07-31
公开(公告)号: CN104127820A 公开(公告)日: 2014-11-05
发明(设计)人: 陈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 蚌埠火鹤制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分类号: A61K36/9066;A61P35/00;A61K35/64;A61K35/62;A61K35/56
代理公司: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代理人: 杨晋弘
地址: 233000 安徽省蚌***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多发性 脂囊瘤 中药 方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多发性脂囊瘤的中药方剂。

背景技术:

  本病是一种错构瘤,为皮脂腺开口处受阻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部分多发性脂囊瘤有家族史,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突变位于角蛋白17基因。单发脂囊瘤是散发孤立肿瘤。皮损为多发半球形隆起,直径1~2cm,表面皮肤正常,或淡黄色、淡蓝色,橡皮样硬度,触之可以移动。有时在其顶部中央可见一凹陷小孔,从中可挤出皮脂样物质。好发于胸部、前臂屈侧和阴囊等处。始发于青少年,逐渐增多,好发于男性。一般无自觉症状,如有继发感染,局部红肿、疼痛。对于本病可采用手术切除。但因多发,故实际治疗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以消痰散结,破血逐瘀主为,佐以扶正祛邪的成方思想提供一种对于多发性脂囊瘤的治疗具有标本兼治、疗效明显、原料来源广治疗费用较低,且无毒副作用的中药方剂。

本发明提供一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多发性脂囊瘤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茯苓10-30份,僵蚕5-20份,姜黄5-20份,半夏5-20份,枳壳5-15份,牡蛎5-15份,象贝母5-20份,元参10-30份,白芷10-30份,丹皮5-20份,乳香5-15份,水蛭10-20份,虻虫5-15份。

配方优选为:

  茯苓15份,僵蚕12份,姜黄12份,半夏10份,枳壳10份,牡蛎10份,象贝母10份,元参20份,白芷20份,丹皮15份,乳香10份,水蛭15份,虻虫10份。

制备与服用方法:

按重量组份取僵蚕、水蛭、牡蛎、虻虫,混合后粉碎成800目的超细粉备用;将其它原料混合,其中加入5倍重量的水煎煮90分钟后,药液滤出备用;再药渣内再次加入3倍重量的水煎煮45分钟,药液滤出备用;将药渣浸泡在75%浓度的乙醇中48小时后,滤除药渣,将超细粉与滤液混合后,每1小时晃动器皿一次,36小时后回收乙醇,将煎煮液与其混合,70℃温度下浓缩成干浸膏,而后再粉碎成600目细粉即为本发明的生药,灭菌后加入药剂学中常用添加剂便可制成各种常用剂型,每单位剂型中含有生药4克。

每日服药3-4次,每次服用的剂型中含有的生药总成分为8-12克,连服付一周为一个疗程。不要使用辛辣、油腻、寒凉性的食物,不要熬夜,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和平稳的心态。

组成本发明的各中药原料的药理药效说明如下: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等功效。常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等症。实验表明:本品中所含的茯苓多糖、羟乙基茯苓多糖-3、羟乙基茯苓多糖-4、腹腔注射可以明显增强小鼠腹膜渗出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茯苓聚糖、羟乙基茯苓多糖-1、羟乙基茯苓多糖-2也有一定的作用。用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能增强PEC细胞毒性作用,使吞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明显增加。此外,羟甲基茯苓多糖能明显增强小鼠脾抗体分泌细胞数以及特异的抗原结合细胞数;茯苓多糖体能增强细胞免疫反应,并因此而激活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监督系统,这与其抗肿瘤活性密切相关。

僵蚕:味咸、辛,性平。归肝、肺、胃经。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等功效。常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皮肤瘙痒,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等症。僵蚕醇水浸出液对小鼠、家兔均有催眠、抗惊厥作用;其提取液在体内、外均有较强的抗凝作用;僵蚕粉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轻度的抑菌作用,其醇提取物体外可抑制人体肝癌细胞的呼吸,可用于直肠瘤型息肉的治疗。

姜黄:味辛、苦,性温。归脾、肝经。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等功能。常用于胸胁剌痛,闭经,癓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等症。本品还具有利胆、降压、抗菌、镇痛等作用。

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效。常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等症。本品具有镇咳、祛痰、抑制腺体分泌、促细胞分裂、镇静催眠、抗肿瘤、抗凝等作用。

枳壳:味苦、辛、酸,性温。归脾、胃经。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等功效。常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等症。本品有有收缩血管,产生升高血压的作用;提高心、脑、肾流量,降低血管阻力以及抗变态反应等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火鹤制药有限公司,未经蚌埠火鹤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22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