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热一体化的LED灯具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72130.8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0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谭吉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V5/04;F21V3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梁年顺 |
地址: | 523565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 一体化 led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块化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光电热一体化的LED灯具。
背景技术
LED 灯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开关反应速度快、寿命长、无辐射及功耗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在一些功能性照明领域,LED 照明灯取代传统光源的照明灯已是大势所趋。现有的LED 灯具通常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下方设置有铝基板,所述散热器与所述铝基板之间设置有导热胶,所述铝基板上固定有LED 光源。所述LED 光源发出的热量通过所述铝基板传输至所述导热胶,再通过所述导热胶传给所述散热器,最后通过所述散热器散热。其存在以下缺陷:LED 光源全部安装在铝基板上,产生大量热量,通过铝基板和导热胶传递热量,因而热阻大,散热性能差;结构复杂,安装麻烦;LED 电源的品质直接制约了LED 产品的可靠性,存在驱动隐患及不稳定性,同时也增加了产品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光电热一体化的LED灯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电热一体化的LED灯具,包括有散热主体,所述散热主体的背面设置有若干散热鳍片,且散热鳍片与散热主体一体成型;所述散热主体上固定有若干LED发光模块以及若干个用于驱动LED发光模块的 IC电路模块,所述LED发光模块的出光方向上设置有配光透镜,所述配光透镜与散热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主体的正面设有内凹式的安装腔体,所述若干LED发光模块以及若干个用于驱动LED发光模块的 IC电路模块固定于安装腔体内。
优选的,所述安装腔体的顶面设置有与LED发光模块、IC电路模块的大小适配的凹槽,所述LED发光模块和IC电路模块分别固定嵌入对应的凹槽内。
其中,若干个IC电路模块中的一部分IC电路模块与两个LED发光模块电连接,另一部分的IC电路模块与四个LED发光模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配光透镜包括有透镜面板和聚光灯杯,所述透镜面板的上、下两个平面分别为LED 灯光的光线入射面和光线出射面,所述聚光灯杯与透镜面板的光线入射面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透镜面板的光线出射面对应于聚光灯杯的位置设有向外凸出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透镜面板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透镜面板的周边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连接的螺孔,所述散热主体的正面周边上对应设置有螺丝盲孔,在透镜面板与散热主体之间设置有防水圈和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穿过各螺孔与螺丝盲孔连接,将透镜面板和防水圈固定于散热主体的正面。
其中,所述散热主体上设置有贯通安装腔体的输入导线孔,输入导线孔内安装有防水接头,所述防水接头为空心结构,直接连接至市电的输入导线穿过防水接头与IC电路模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散热鳍片的最外侧设置有两个折弯的连接板,在散热鳍片的上方设置有灯具固定面板,所述灯具固定面板通过连接板与散热主体连接为一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中,将发光源的LED发光模块、将AC电流转换为DC电流的IC电路模块直接固定于散热主体上,LED发光模块、IC电路模块和散热主体固定组合为一体,实现灯具的光电热一体化设计,其结构更简单,安装更方便;其中LED发光模块和IC电路模块与散热主体直接接触,直接通过散热主体进行散热,因而减少了热阻,增加了热传递效率,从而散热性能好及使用寿命长。另外,本发明去掉了现有技术中的铝基板及PCB板,从而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光电热一体化的LED灯具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光电热一体化的LED灯具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光电热一体化的LED灯具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的剖面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光电热一体化的LED灯具的散热主体的仰视图。
在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散热主体 2—散热鳍片 3—安装腔体
4—LED发光模块 5—IC电路模块 6—配光透镜
61—透镜面板 62—聚光灯杯 63—螺孔
64—螺丝盲孔 7—输入导线孔 8—连接板
9—灯具固定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21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筒型组合半成品分级筛
- 下一篇:可降低黄晕现象的光学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