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缓存区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71345.8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3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史莉荣;沙秀斌;贺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梁丽超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自动 请求 缓存 配置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简称为HARQ)缓存区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SpeedDownlinkPacketAccess,简称为HSDPA)及其演进功能,如双载波(DualCarrier,简称为DC),双频段-双载波(DualBand-DualCarrier,简称为DB-DC),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简称为MIMO)等功能极大的提高了网络的峰值速率和吞吐量,增强和提高了用户的网络体验。但是,DC等技术对运营商的网络频点资源要求比较苛刻,需要同一频段的相邻频点等要求也限制了DC的应用;同时,由于HSDPA没有软切换功能,HSDPA用户处在小区边缘时性能较差,当HSDPA用户处于切换区域时,若能同时利用多个小区的HSDPA资源,则不但能很大程度上提高用户的体验,还能进一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网络的平均吞吐量。为此,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简称为3GPP)在R11版本引入了多流-高速下行共享分组接入(MultiFlow-HSDPA,简称为MF-HSDPA)技术。MF-HSDPA技术是指位于同一频点的两个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ighSpeedDownlinkSharedChannel,简称为HS-DSCH)同时给同一个MF-HSDPA用户调度不同的数据块。使用多流技术的用户最多可以同时接收4个小区的HS-DSCH传输信道,每个小区根据其功能角色,分别定义为:服务高速共享下行信道小区(servingHS-DSCHCell),辅助服务高速共享下行信道小区(AssistingservingHS-DSCHCell),辅服务高速共享下行信道小区(secondaryservingHS-DSCHCell),辅助辅服务高速共享下行信道小区(AssistingsecondaryservingHS-DSCHCell)。其中,servingHS-DSCHCell和secondaryservingHS-DSCHCell是双载波小区,AssistingservingHS-DSCHCell和AssistingsecondaryservingHS-DSCHCell是双载波小区;AssistingservingHS-DSCHCell与servingHS-DSCHCell频点相同,AssistingsecondaryservingHS-DSCHCell与secondaryservingHS-DSCHCell频点相同。相同频点上的两个HS-DSCH信道可以位于同一NodeB(节点B)或者不同NodeB,即对应MF-HSDPA的两种分流模式:基站内(intra-NodeB)和基站间(inter-NodeB)。对于intra-NodeB模式,协议模型如图1所示,下行数据分流位于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增强媒体接入控制(MediaAccessControlenhancedHS-DSCH,简称为MAC-ehs)层,数据发送时共用一个MAC-ehs实体,MAC-ehs实体支持4个HS-DSCH传输信道,每个HS-DSCH信道都有各自相应的上下行信令和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实体。对于inter-NodeB模式,协议模型如图2所示,下行数据分流位于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简称为RLC)层,使用两个MAC-ehs实体用于数据发送,每一个MAC-ehs实体支持两个HS-DSCH传输信道,每个HS-DSCH信道都有各自相应的上下行信令和HARQ实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13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