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无机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9874.4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8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丁彬;毛雪;单浩如;韩伟东;宋骏;司银松;俞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1/00 | 分类号: | D01D1/00;D01D5/00;D01D5/04;D01D5/18;D01F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无机 纤维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柔性无机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将至少一种金属源溶解在溶剂中,搅拌10-120min后加入偶联剂,再持续搅拌5-30min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制成均一稳定的前驱体溶液,所述的前驱体溶液中具有互穿三维网状结构的分子链;其中金属源与溶剂的比例为10g:10-150mL,金属源与偶联剂的摩尔比为1:0.02-0.25,金属源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1:0.01-0.2;
第二步:将上述前驱体溶液通过纺丝成型工艺制成前驱体纤维材料;
第三步:将上述前躯体纤维材料在气氛下煅烧,得到柔性无机纤维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无机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源为锆源、铝源、钛源、锡源、锑源、镧源、钕源、锰源、铁源、铈源、镨源、钴源、铜源、铬源、锌源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锆源为硝酸氧锆、八水合氯氧化锆、乙酰丙酮锆、氯化锆或乙酸锆;
铝源为铝粉、异丙醇铝、九水合硝酸铝、六水合氯化铝或乙酰丙酮铝;
钛源为四氯化钛、钛酸四丁酯、钛酸异丙酯、钛酸四乙酯或硫酸氧钛;
锡源为二水合氯化亚锡、四氯化锡、三丁基氯化锡或硫酸亚锡;
锑源为五氯化锑、三氯化锑或醋酸锑;
镧源为乙酰丙酮镧、氧化镧、氯化镧、硝酸镧或醋酸镧;
钕源为六水合硝酸钕、氯化钕、醋酸钕或八水合硫酸钕;
锰源为乙酰丙酮锰、氯化锰、醋酸锰、碳酸锰、一水合硫酸锰或四水合氯化锰;
铁源为铁粉、乙酰丙酮铁、二茂铁、三氯化铁或九水合硝酸铁;
铈源为硝酸铈铵、七水合氯化铈、氯化铈、碳酸铈、醋酸铈或草酸铈;
镨源为硝酸镨或氯化镨;
钴源为乙酸钴、七水合硫酸钴、草酸钴、乙酰丙酮钴、六水合硝酸钴或六水合氯化钴;
铜源为铜粉、柠檬酸铜、一水合乙酸铜、酒石酸铜、三水合硝酸铜或五水合硫酸铜;
铬源为乙酸铬、硫酸铬、九水合硝酸铬或六水合三氯化铬;
锌源为氯化锌、六水合硝酸锌、六水合磷酸锌、乙酰丙酮锌、一水合硫酸锌、二水合乙酸锌或七水合硫酸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无机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根据金属源分别对应为:
硝酸氧锆:水、乙醇或异丙醇;
八水合氯氧化锆: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乙醚或盐酸;
乙酰丙酮锆:水、乙醇、异丙醇、乙醚、石油醚、吡啶、丙酮、苯、甲苯、氯仿、二氯甲烷或四氢呋喃;
氯化锆:水、乙醇或乙醚;
乙酸锆:水或乙酸;
铝粉:甲酸、盐酸或硫酸;
异丙醇铝:乙醇、异丙醇、苯、甲苯、二氯甲烷、氯仿或四氯化碳;
九水合硝酸铝:水、乙醇、二硫化碳或丙酮;
六水合氯化铝:水、乙醚、乙醇、丙三醇、1,2-丙二醇或盐酸;
乙酰丙酮铝:甲醇、乙醇、异丙醇、异丁醇、正丁醇、乙醚或石油醚;
四氯化钛:盐酸、乙醇、氯仿或四氯化碳;
钛酸四丁酯:乙酸、磷酸、硫酸、盐酸、乙醇、异丙醇、异丁醇、正丁醇、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乙醚或丙酮;
钛酸异丙酯:乙酸、磷酸、硫酸、盐酸、乙醇、异丙醇、异丁醇、正丁醇或N,N-二甲基甲酰胺;
钛酸四乙酯:乙酸、乙醇、异丙醇、异丁醇、正丁醇、苯、甲苯或氯苯;
硫酸氧钛:水、甲酸、乙酸、盐酸或磷酸;
二水合氯化亚锡:乙醇、乙酸乙酯或乙酸;
四氯化锡:水、乙醇、异丙醇、异丁醇或正丁醇;
三丁基氯化锡:乙醇、庚烷、苯或甲苯;
硫酸亚锡:水或硫酸;
五氯化锑:氯仿、四氯化碳或盐酸;
三氯化锑:乙醇、乙醚、苯、二硫化碳、氯仿、丙酮或四氯化碳;
醋酸锑:乙二醇、甲苯或二甲苯;
乙酰丙酮镧:乙醇或苯;
氧化镧:乙酸或乙醇;
氯化镧:水;
硝酸镧:水或乙醇;
醋酸镧:水或苯;
六水合硝酸钕:水、乙酸、盐酸、乙醇、异丙醇、异丁醇或正丁醇;
氯化钕:水;
醋酸钕:水、甲醇、乙醇、丙醇、乙二醇或丙三醇;
八水合硫酸钕:乙酸、磷酸、硫酸、盐酸或硝酸;
乙酰丙酮锰:苯或乙酸乙酯;
氯化锰:水、乙醇、异丙醇、异丁醇或正丁醇;
醋酸锰:水、乙醇、乙二醇、异丙醇、丙三醇、异丁醇或正丁醇;
碳酸锰:甲酸、乙酸或盐酸;
一水合硫酸锰:水;
四水合氯化锰:水、乙醇、乙二醇、异丙醇、丙三醇或异丁醇;
铁粉:盐酸、硫酸或硝酸;
乙酰丙酮铁:乙醇、苯、氯仿、丙酮或乙醚;
二茂铁:苯、乙醇、乙醚或硝酸;
三氯化铁:水、乙醇、乙醚或丙酮;
九水合硝酸铁:水、乙醇或丙酮;
硝酸铈铵:水或乙醇;
七水合氯化铈:水、乙醇、异丙醇、异丁醇或正丁醇;
氯化铈:水、丙酮、甲酸、乙酸、磷酸、硫酸、盐酸或硝酸;
碳酸铈:硫酸、盐酸或硝酸;
醋酸铈:水;
草酸铈:盐酸或硫酸;
硝酸镨:乙醇、乙醚或乙腈;
氯化镨:水或乙醇;
乙酸钴:水、乙醇、乙酸或吡啶;
七水合硫酸钴:水、甲醇或乙醇;
草酸钴:氨水或乙酸;
乙酰丙酮钴:水、氯仿、甲醇或乙醇;
六水合硝酸钴:水、乙酸、乙醇、丙酮、醋酸甲脂或氨水;
六水合氯化钴:水,乙醇、乙醚或丙酮;
铜粉:硝酸或硫酸;
柠檬酸铜:氨水、乙酸或盐酸;
一水合乙酸铜:水、乙醇、丙三醇或乙醚;
酒石酸铜:水、甲酸、乙酸、盐酸、硫酸或磷酸;
三水合硝酸铜:水、甲醇、乙醇或丙醇;
五水合硫酸铜:水;
乙酸铬:水、乙醇、丙醇或乙酸;
硫酸铬:水;
九水合硝酸铬:水、乙酸、盐酸、硝酸、磷酸、乙醇或丙酮;
六水合三氯化铬:水或乙醇;
氯化锌:水、甲醇、乙醇、丙三醇、丙酮或乙醚;
六水合硝酸锌:水或乙醇;
六水合磷酸锌:乙酸或氨水;
乙酰丙酮锌:甲醇;
一水合硫酸锌:水;
二水合乙酸锌:水或乙醇;
七水合硫酸锌: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987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