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触器保护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69190.4 | 申请日: | 2014-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2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 发明(设计)人: | 高飞;王雨;高红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安耐吉燃气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22 | 分类号: | H02H7/22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韩敏 |
| 地址: | 300385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器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控制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接触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液化天然气做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已经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随之而来的越来越多的生产安全问题也逐渐的凸显了出来。由于液化天然气气化后变成可燃气体,所以对燃气设备的控制也非常严格。然而不管什么样的控制系统都离不开最基本的电气配件,接触器就是一种使用率非常高的电气配件,由于生产中需要给燃气加温,所以加热功率都非常大,相应的接触器的容量也就变大。当控制系统要求安全稳定时就要使用直流接触器,但是大容量的直流接触器线圈在通断的瞬间会产生很强的反向电动势,从而形成瞬间的超高电压,超高电压可到达正常电压的8-10倍,很容易造成线圈击穿,严重影响生产安全,所以在危险的设备的控制系统中增加一种反向电动势吸收保护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有的技术中一般并联一个压敏电阻以消除反向电动势,但压敏电阻存在一定的漏电流。存在增加系统功率损耗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接触器保护装置,尤其适合用于消除直流接触器的反向电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接触器保护装置,包括接触器、继电器、整流稳压电路、放电电阻和放电电容,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放电电阻串联,所述放电电容与放电电阻并联,所述继电器常闭触点、放电电阻和放电电容共同组成放电回路,接触器线圈与所述放电回路并联,所述整流稳压电路与放电回路并联,整流稳压电路的电压输出端与继电器连接为其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放电电阻为压敏电阻,压敏电阻的击穿电压为420~517V。
进一步的,所述放电电容的容值为0.05~0.3uF。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源、启动按钮、停止按钮,接触器线圈一端与所述电源正极之间连接有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启动按钮与接触器的辅助触点并联,接触器线圈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消除直流接触器反向电动势的同时降低系统功率损耗;具有节能、消除反向电动势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接触器保护装置,包括继电器M、整流稳压电路1、放电电阻T和放电电容C,继电器M的常闭触点与放电电阻T串联,放电电容C与放电电阻T并联,继电器M常闭触点、放电电阻T和放电电容C共同组成放电回路,接触器KM1线圈与放电回路并联,整流稳压电路1与放电回路并联,整流稳压电路1的电压输出端与继电器M连接为其供电;放电电阻T为压敏电阻,压敏电阻的击穿电压为470V;放电电容C的容值为0.1uF;还包括电源、启动按钮SB1、停止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一端与电源正极之间连接有串联的启动按钮SB1和停止按钮SB2,启动按钮SB1与接触器KM1的辅助触点并联,接触器KM1线圈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按下启动按钮SB1,接触器KM1得电工作,接触器KM1的辅助触点闭合,控制电路进入自锁状态,与此同时整流稳压电路1得电工作为继电器M供电,继电器M的常闭触点断开,当停止按钮SB2按下后接触器KM1失电,同时整流稳压电路1也失电停止为继电器M供电,继电器M的常闭触点闭合导通放电回路,接触器KM1线圈两端的超高反向电压首先通过放电回路上的放电电容C放掉尖峰电流,剩余部分的电压通过放电电阻T以热量的形式释放掉,从而保护接触器KM1的线圈,避免其被超高反向电压击穿。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安耐吉燃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安耐吉燃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91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