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益脾胃的大牲畜阴虚内热的中药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8977.9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9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严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中明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29/00;A61P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6601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脾胃 大牲畜 阴虚 内热 中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原料的兽用医药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益脾胃的大牲畜阴虚内热的中药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阴虚内热又称阴虚发热。指由于体内阴液亏虚,水不制火所致的发热证。症见两颧红赤,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夜热早凉,口燥咽干,舌红少苔。大牲畜阴虚发热其病因病机为热邪日久不退,热邪传入营阴,耗伤津液,阴液亏虚,热邪损伤脾胃,脾胃之气升降失调则热结阳明,或外感之邪,日久失治,致使机体正气渐损,加西药退热发汗时间过长,过度耗伤津液,而致长期低烧不退,故大便燥结不通,致中气不和则时而呕吐,阴虚内热而致舌质红绛,阴虚耗伤则口渴欲饮,小便黄赤,大便燥结,舌苔黄燥。表现症状;口鼻干燥,眼球塌陷,大便燥结,小便黄赤,低烧 ,昼轻夜重,舌质绛红,喜饮,本病属热结阳明证。以阴虚内热,热结阳明证论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药源广泛,使用方便,治宜滋阴降火,清热解毒,补阴生津,益脾健胃,和解里表。能够有效治疗益脾胃的大牲畜阴虚内热的中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益脾胃的大牲畜阴虚内热的中药,其中,按照重量单位配制如下成分葛根20克,稀签草20克,五味子20克,竹叶20克,大青叶20克,梗米20克,知母20克,龙眼肉25克,北沙参30克、胡黄连30克、枸杞子30克、连翘35克、白薇35克、当归35克、板蓝根35克,生石膏60克、党参50克,石斛30克,甘草15克。
或者,进一步按照重量单位配制如下成分:葛根5-20克,稀签草5-20克,五味子5-20克,竹叶5-20克,大青叶5-20克,梗米5-20克,知母5-20克,龙眼肉10-25克,北沙参10-30克、胡黄连10-30克、枸杞子10-30克、连翘10-35克、白薇10-35克、当归10-35克、板蓝根10-35克,生石膏10-60克。党参10-50克,石斛10-30克,甘草5-15克。
或者,进一步按照重量单位配制如下成分:葛根18-20克,稀签草18-20克,五味子18-20克,竹叶18-20克,大青叶18-20克,梗米18-20克,知母18-20克,龙眼肉20-25克,北沙参25-30克、胡黄连25-30克、枸杞子25-30克、连翘30-35克、白薇30-35克、当归30-35克、板蓝根30-35克,生石膏50-60克。党参40-50克,石斛25-30克,甘草13-15克。
或者,进一步按照重量单位配制如下成分:葛根15-18克,稀签草15-18克,五味子15-18克,竹叶15-18克,大青叶15-18克,梗米15-18克,知母15-18克,龙眼肉15-20克,北沙参20-25克、胡黄连20-25克、枸杞子20-25克、连翘25-30、白薇25-30克、当归25-30克、板蓝根25-30克,生石膏40-50克。党参30-40克,石斛20-25克,甘草10-13克。
本发明的上述配比中,进一步按照重量单位配制如下成分葛根10-15克,稀签草10-15克,五味子10-15克,竹叶10-15克,大青叶10-15克,梗米10-15克,知母10-15克,龙眼肉10-15克,北沙参15-20克、胡黄连15-20克、枸杞子15-20克、连翘20-25、白薇20-25克、当归20-25克、板蓝根20-25克,生石膏30-40克。党参25-30克,石斛15-20克,甘草8-10克。
本发明的上述配比中,进一步按照重量单位配制如下成分葛根5-10克,稀签草5-10克,五味子5-10克,竹叶5-10克,大青叶5-10克,梗米5-10克,知母5-10克,龙眼肉5-10克,北沙参5-10克、胡黄连10-15克、枸杞子10-15克、连翘15-20、白薇15-20克、当归15-20克、板蓝根15-20克,生石膏20-30克。党参20-25克,石斛10-15克,甘草5-8克。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将本发明各成分药物投入泥制或铝制容器中,向容器中添加水,加水量1000毫升或以能浸泡过药为量,浸泡30分钟-60分钟,然后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至药汁在200毫升左右为准,然后澄出药汁,静置温后,每日一剂灌服。
本发明5日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可连续使用2个疗程,观效酌减药量,一般在灌服一个疗程,即可治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中明;,未经严中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89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治疗止汗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