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7290.3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7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陆灏;陶枫;姚政;蔡淦;陈清光;夏卉莉;李俊燕;张振华;江涛;唐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00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糖尿病 中药 复方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009年,中国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为9.7%和15.5%,已超越美国糖尿病发病率8.3%。2013年3月14日上海市卫生计生委透露,上海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全国同期水平,且患病年轻化趋势明显,据推算全市约有180万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现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第三位重大疾病。糖尿病患者需终身监测及治疗,如果血糖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可引起全身各脏器并发症,并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血脂异常、失明、肾功能衰竭和截肢等严重并发症,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巨大的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
2型糖尿病是一种终身存在并缓慢进展的疾病,其发病过程是:正常糖耐量→糖调节受损→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抵抗贯穿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始终。同时,胰岛素抵抗也是多种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及肥胖等。目前糖尿病治疗领域,针对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主要有双胍类和噻唑烷二酮类,前者有较多的胃肠道反应且肝肾功能不全者不能使用;后者的安全性近年受到质疑,其与心血管死亡、肿瘤发生、骨折等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厘清。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十分必要。而中医药在这方面已被证实是有效的。
2型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对于消渴多从三消论治。而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认识到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却多有形体肥胖,神疲倦怠,肢体乏力,面色萎黄(便秘或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有关。“三消论治”已不能解决糖尿病中医治疗的临床问题。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人体水谷精微之运化输布、滋养周身,皆以脾为枢纽。从脾论治消渴,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明确指出消渴病的发生是由于过食肥甘厚味,与现代糖尿病的最主要病因——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完全一致。其症候表现“中满”,是指脾失健运,肥甘厚味郁久化热,燥热内生,发为消渴。“从脾论治”是近年提出的糖尿病中医治疗理论,但缺乏系统的研究,比如“从脾论治”的中药方药的临床疗效点在哪里、疗效如何以及中药方药可能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临床上2型糖尿病以阴虚内热为核心病机,多采用具有养阴、清热、补肾、疏肝等功效的中药治疗本病。尽管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比较丰富,也有上市药物,但仍存在不足。譬如,多数中药复方把改善患者症状作为主要疗效指标,对血糖的影响有限,对糖尿病的基础病理生理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也缺乏研究;部分上市中成药药味冗杂,日服用剂量偏大;部分上市中成药药味精简,但价格昂贵,不利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服量较少且价格适度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党参5~45份,黄芪5~45份,山药5~45份,黄精5~45份,黄连1~9份,黄芩3~27份,葛根5~45份,鬼箭羽5~45份。
优选地,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党参15份,黄芪15份,山药15份,黄精15份,黄连3份,黄芩9份,葛根15份,鬼箭羽15份。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称取下列重量份的各中药原料药:党参5~45份,黄芪5~45份,山药5~45份,黄精5~45份,黄连1~9份,黄芩3~27份,葛根5~45份,鬼箭羽5~45份;
(2)加水煎煮,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0.5~3;
(3)离心,取上清液,浓缩至0.6~5.4g生药/g浸膏;
(4)加糊精制粒,或进一步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本发明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常规剂型,如颗粒剂、煎剂、合剂、口服液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72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酒
- 下一篇:一种降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