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氧化锌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6846.7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2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万家齐;陈克正;骆华锋;张冲宇;唐婧;暴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22F1/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锌 纳米 复合 结构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银-氧化锌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26~28%的浓氨水按0.5mL/L的比例加入去离子水中,以150~250rpm的速度连续搅拌,用0.5M的NaOH水溶液将溶液的pH值调节至10.5~11.5,加入0.05~0.15mM还原剂,0.005~0.05mM硝酸银,避光搅拌反应20~50分钟,得到带负电荷的纳米银溶胶;
(2)将具有纤锌矿结构的带正电荷的氧化锌粉体按0.1~10g/L的比例加入上述纳米银溶胶中,超声分散1~10分钟,机械搅拌30~60分钟,使溶液中的带负电荷的纳米银粒子完全吸附到氧化锌粉体的表面;
(3)将上述静电吸附产物离心分离,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去除杂质,60~80℃真空干燥5~12小时,即得到表面均匀负载纳米银粒子的银-氧化锌纳米复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氧化锌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还原剂包括麦芽糖、果糖、半乳糖、乳糖、葡萄糖、甲醛、乙醛、柠檬酸、草酸、维生素C、硼氢化钠、硼氢化钾、过氧化氢、水合肼中的任意一种;所得纳米银溶胶的尺寸与形貌可通过对还原剂种类和浓度的选择来调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氧化锌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具有纤锌矿结构的氧化锌粉体包括商品级氧化锌粉体或由沉淀法、水热法、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多元醇法、燃烧法、气相沉积法等任意方法制备的各种形貌的氧化锌粉体,其特点是氧化锌粉体在弱碱性或酸性水溶液中带正电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氧化锌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银-氧化锌纳米复合结构由氧化锌粉体与表面负载的纳米银粒子构成,纳米银粒子与氧化锌通过静电力相互紧密结合,纳米银粒子均匀分布在氧化锌的表面;通过改变氧化锌粉体的加入量及纳米银溶胶的浓度,可以调节纳米银的负载量;氧化锌和纳米银的形貌由各自预先合成条件所决定,在负载反应过程中不发生改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氧化锌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银-氧化锌纳米复合结构的抗菌活性、光催化性能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性能可通过选择氧化锌、纳米银溶胶的制备方法和纳米银的负载量进行调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68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对卷筒进行钻孔的钻模
- 下一篇:一种铜铁基金刚石刀齿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