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轻量级环路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6297.3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2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汪双凤;洪思慧;张新强;胡艳鑫;周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轻量级 环路 热管 | ||
1.一种超薄轻量级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基板、金属盖板和弯管,所述金属基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金属基板的中部设有多个第三凹槽,多个所述第三凹槽平行排列形成具有毛细作用力的通道,此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金属盖板的边缘与金属基板的边缘密封连接,所述金属基板、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金属盖板形成蒸发腔,所述蒸发腔内填充有工质,所述弯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轻量级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和第一凹槽垂直设置,同时所述第三凹槽与第二凹槽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轻量级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宽为1mm~5mm,所述第三凹槽的槽深为0.4mm~0.8mm;在相邻2个所述第三凹槽之间具有分隔部,此分隔部的宽度为1mm~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轻量级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深、第二凹槽的槽深和第三凹槽的槽深均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轻量级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均设有多个突起,多个突起均匀分布;所述多个突起均与金属盖板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薄轻量级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的截面呈方形或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轻量级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板和金属盖板均呈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轻量级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板设有与蒸发腔连通的注液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轻量级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翅片组件,所述翅片组件包括翅片座和多张翅片,多张所述翅片均固定于翅片座的一侧面,所述翅片座的另一侧面与弯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薄轻量级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座的另一侧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弯管嵌入安装槽,同时所述弯管与翅片底的另一侧面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629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球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万吨黄磷电炉自动化操作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