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数字硬盘录像机的修复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6055.4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8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仙超;刘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781 | 分类号: | H04N5/781;H04N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数字 硬盘录像机 修复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车载数字硬盘录像机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预设类型控制器探测在所述预设类型控制器下连接有一个或多个硬盘,在预设路径下生成对应的目标节点,其中,所述预设类型为以下之一:高级技术附件ATA、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所述目标节点是为了向上层应用提供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硬盘进行调用而生成的;
在确定当前的振动幅度超过预设阈值而引发所述预设类型控制器错误中断的情况下,按照所述预设类型控制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硬盘的连接方式分别执行与所述连接方式对应的修复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振动幅度超过预设阈值而引发所述预设类型控制器错误中断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所述一个或多个硬盘对所述预设类型控制器发送的操作指令的响应时间超过预设时长;
所述一个或多个硬盘向所述预设类型控制器返回异常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预设类型控制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硬盘的连接方式分别执行与所述连接方式对应的修复操作包括:
确定所述预设类型控制器直接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硬盘连接,并将预设标志位置为有效;
利用所述预设类型控制器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硬盘重复执行复位修复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预设类型控制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硬盘的连接方式分别执行与所述连接方式对应的修复操作包括:
确定所述预设类型控制器经由端口增加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硬盘连接,并将预设标志位置为有效;
利用所述预设类型控制器分别对所述端口增加器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硬盘重复执行复位修复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按照所述预设类型控制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硬盘的连接方式分别执行与所述连接方式对应的修复操作之后,还包括:
判断当前执行的修复操作是否成功;
如果否且预设标志位被置为有效,则保持车载数字硬盘录像机当前的运行状态,不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硬盘和/或端口增加器执行卸载操作以及不触发对所述目标节点执行卸载操作。
6.一种车载数字硬盘录像机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探测模块,用于利用预设类型控制器探测在所述预设类型控制器下连接有一个或多个硬盘,在预设路径下生成对应的目标节点,其中,所述预设类型为以下之一:高级技术附件ATA、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所述目标节点是为了向上层应用提供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硬盘进行调用而生成的;
修复模块,用于在确定当前的振动幅度超过预设阈值而引发所述预设类型控制器错误中断的情况下,按照所述预设类型控制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硬盘的连接方式分别执行与所述连接方式对应的修复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振动幅度超过预设阈值而引发所述预设类型控制器错误中断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所述一个或多个硬盘对所述预设类型控制器发送的操作指令的响应时间超过预设时长;
所述一个或多个硬盘向所述预设类型控制器返回异常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预设类型控制器直接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硬盘连接,并将预设标志位置为有效;
第一修复单元,用于利用所述预设类型控制器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硬盘重复执行复位修复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预设类型控制器经由端口增加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硬盘连接,并将预设标志位置为有效;
第二修复单元,用于利用所述预设类型控制器分别对所述端口增加器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硬盘重复执行复位修复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执行的修复操作是否成功;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输出为否且预设标志位被置为有效时,保持车载数字硬盘录像机当前的运行状态,不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硬盘和/或端口增加器执行卸载操作以及不触发对所述目标节点执行卸载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605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