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硼热还原与碳热还原协同调控合成ZrB2‑SiC复相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4897.6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9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锐星;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8 | 分类号: | C04B35/58;C04B35/565;C04B35/6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11121 | 代理人: | 李有浩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还原 协同 调控 合成 zrb2 sic 复相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ZrB2-SiC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更特别地说,是指一种硼热还原与碳热还原协同调控合成将无机盐类作为锆源,有机酯类作为硅源,制备得到ZrB2-SiC复相粉末的方法。
背景技术
航空航天及原子能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高温结构材料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材料具有优良的高温结构性能以适应苛刻的作业环境。ZrB2基高温陶瓷材料作为超高温材料家族的一员,由于具备较高的化学稳定性、高的模量、高的硬度、高的电热导率、高的耐腐蚀性、良好的抗热震性及低的饱和蒸汽压等综合性能,而成为目前超高温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众多的ZrB2基复相陶瓷材料中,ZrB2-SiC复相陶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较ZrB2单相陶瓷材料而言,ZrB2-SiC基复相陶瓷的诸多性能均有所改善,SiC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ZrB2的烧结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机械强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溶胶-凝胶法合成ZrB2-SiC基复相陶瓷的工艺复杂且产量低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在较低温度1550℃下合成ZrB2-SiC复合粉末的方法。本发明以硝酸氧锆、正硅酸乙酯、氨水、非晶态硼粉和碳粉为原料,通过硼热还原与碳热还原协同调控方法合成ZrB2-SiC复相粉。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采用硼热还原与碳热还原协同调控合成ZrB2-SiC复合粉末的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在30ml混合溶剂中加入1g~3g正硅酸乙酯(C2H5O)4Si,该混合溶剂由乙醇与去离子水按照体积比2:1混合而成;在搅拌速度为200r/min~400r/min下,以5℃/min~10℃/min的升温速率加热到50℃~70℃,保温4h~6h,形成溶液A;
第二步:在22℃~30℃下,向100ml混合溶剂中加入5g~6g硝酸氧锆ZrO(NO3)2·2H2O,该混合溶剂由乙醇与去离子水按照体积比2:1混合而成;在搅拌速度为200r/min~400r/min下,搅拌10min~20min,形成溶液B;
第三步:将溶液A冷却至22℃~30℃,在搅拌速度为200r/min~400r/min下,以20滴~30滴/min的滴加速率加入溶液B中,形成溶液C;
第四步:在22℃~30℃下,将溶液C以20滴~30滴/min的滴加速率滴入装有氨水NH3·H2O的烧瓶中,其搅拌速度为200r/min~400r/min,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60min~90min得到白色乳浊液D;
用量:1g的硝酸氧锆对应需要浓度为25%~28%的氨水0.5ml~1.5ml;
第五步:将步骤四制得的白色乳浊液D转入离心管中,在离心机上以800r/min~1200r/min转速离心分离2min~5min后,取下,去除上层清液,得沉淀物,并用甲醇洗涤沉淀物3次;
第六步:将洗涤后的沉淀物放入真空度为1×10-3Pa~4×10-3Pa、温度为50℃~12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处理24h~30h后取出,制得非晶态ZrO2-SiO2水合物粉;
第七步:将步骤六制得的ZrO2-SiO2水合物粉、非晶态硼粉及碳粉装入球磨罐,加入一定量的乙醇,选用玛瑙球作为球磨介质,于球磨机中球磨处理3h~5h后制得混合物浆料;然后将该混合浆料置于功率为2000W红外灯下烘烤18min~30min后制得混合粉;
用量:1g的非晶态ZrO2-SiO2水合物粉需要0.2g~0.6g的非晶态硼粉,0.1g~0.15g的碳粉及20ml~30ml的乙醇进行球磨;
在本发明中,球磨介质选取直径分别为10mm、5mm和3mm的玛瑙球,大中小球的使用比例为3:3:4,且球料质量比为4:1。
第八步:将步骤七中制得的混合粉转入刚玉坩埚内,然后将其置于刚玉管式气氛炉中进行煅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48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