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降噪的风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4570.9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1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金长新;刘强;于治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风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降噪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主动降噪的风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计算机和服务器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单位体积的密度越来越大,由此带来散热效率需要不断地提高。就目前风冷散热而言,增加风扇数量和提高转速增加风量等手段仍然是解决散热问题的基本方法。但风扇数量和转速的提高无疑都会导致环境噪声的增加,目前噪声已成为高性能计算机、高密度服务器等设备以及机房、数据中心等环境中严重影响人身健康的一个污染源。对于噪声的控制目前多采用的是被动方法,比如机器内壁覆盖隔音棉、优化散热通道等,但这些方法对噪声的消除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风冷散热中存在的风扇噪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主动降噪的风扇装置,可有效降低风扇环境噪音。
本发明所述一种主动降噪的风扇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主动降噪的风扇装置外形为一圆形腔体组件,所述圆形腔体组件中设置有给风扇降噪的降噪装置和风扇固定结构,所述风扇固定结构上设置有风扇,所述圆形腔体组件中形成风道,风经由风扇吸入风道内,风扇噪音经降噪装置消除噪音后在空腔前部输出。
所述降噪装置包括噪声采集单元、降噪模块和降噪扬声器单元,所述降噪模块包含主动降噪SOC芯片和功放电路等其他相关电路,所述噪声采集单元、主动降噪SOC芯片、功放电路和降噪扬声器单元顺次连接;所述圆形腔体组件的腔体中还设置有降噪扬声器固定组件,通过降噪扬声器固定组件所述降噪扬声器单元固定在圆形腔体组件中。
优选的,所述降噪模块的主动降噪SOC芯片包括但不限于噪声信号采集输入单元、噪声反相控制单元、降噪信号输出驱动单元;并且,所述噪声信号采集输入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噪声采集单元,其输出端连接噪声反相控制单元,噪声反相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降噪信号输出驱动单元,降噪信号输出驱动单元连入功放电路。
优选的,所述降噪模块还包括电源电路,通过电源电路连接至电源端给降噪装置供电。
优选的,所述降噪扬声器固定组件还包含设置在圆形腔体组件内壁上的导轨,降噪扬声器固定组件能在导轨上移动,所述降噪扬声器单元通过降噪扬声器固定组件固定在圆形腔体组件中,能在风扇风道内沿着导轨移动。
优选的,所述降噪扬声器固定组件采用能够在导轨上移动的十字形支架结构,通过固定在十字形支架结构上所述降噪扬声器单元位于风扇风道纵切面的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降噪装置可以采用前向反馈模式或后向反馈模式,在前向反馈模式下噪声采集单元位于风扇背部处,后向反馈模式下噪声采集单元位于风扇风道出口位置处。
本发明所述一种主动降噪的风扇装置具有的有益效果:所述主动降噪的风扇装置在原风扇风道上安装噪声采集单元和降噪模块,利用主动降噪技术产生与噪声源反相位的信号,使风扇噪声在管道内互相抵消,进而达到有效消除风扇噪音的目的;该装置具有技术先进、效果显著、实施简便、应用前景广阔等特点,具有良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所述主动降噪的风扇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2为所述降噪装置的逻辑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圆形腔体组件;2、风扇固定结构;3、降噪扬声器固定组件;4、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一种主动降噪的风扇装置的优点和设计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1为所述主动降噪的风扇装置的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所述主动降噪的风扇装置外形为一圆形腔体组件1,所述圆形腔体组件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风扇的风扇固定结构2,所述圆形腔体组件1的腔体中还设置有降噪扬声器固定组件3,通过降噪扬声器固定组件能够将降噪扬声器单元固定在圆形腔体组件中。所述圆形腔体组件中形成风道,风经由风扇吸入风道内,经噪声消除后在空腔前部输出。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浪潮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45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