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同直径的液压阀件管内密封面研磨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3578.3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9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远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2 | 分类号: | B24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同 直径 液压 阀件管内 密封 研磨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阀件配件的维修工具,属液压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不同直径的液压阀件管内密封面研磨工具。
背景技术
液压阀件用于连接外部水源的连接管时,常常会在连接管管内靠近端口的位置设置一个定位密封面,用于与连接件定位和密封,这个密封面在长久使用后受液体侵蚀和连接件压力作用,密封表面会出现凹凸不平,达不到密封效果,因此在进行管道维修时,也需要对连接管密封面进行一个研磨,将密封面尽量研磨平整,以免泄露。由于连接管内因空间原因,在研磨时较为不便,且影响研磨效果和研磨效率,一般的工具也很难完成研磨。
现针对连接管管内密封面的研磨工具不仅能够很好的实现管内研磨,且研磨效果好,效率高,使用也极为方便,但是,由于研磨工具的局限性,其只用于相应直径的连接管密封面研磨,而对于不同直径的管道,就需要不同尺寸的工具进行研磨,不仅使用不便,且成本高,有时在野外作业时就需要携带多个工具,运输和携带均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不同直径的液压阀件管内密封面研磨工具,解决了以往的工具局限性大、不能用于多种直径的管道研磨,导致工具携带和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不同直径的液压阀件管内密封面研磨工具,包括定位板、转动杆、连接杆及研磨头,所述定位板中部设置导向筒,所述转动杆可水平转动的定位在导向筒内,所述转动杆下端设置有卡槽,所述连接杆一端端部设有与卡槽匹配的连接块,连接块与卡槽配合后通过贯穿转动杆和连接块的螺栓连接,所述螺栓端部通过螺母固定,且所述连接块与螺栓螺纹连接,构成连接杆可绕螺栓转动的转动结构,所述连接杆在连接块所在端部的另一端倾斜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研磨头的螺纹连接柱与螺纹孔配合,将研磨头倾斜连接在连接杆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研磨头端部堆焊有一圈镍铬合金耐磨层。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筒圆周面还径向设置有螺纹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两端等距设置有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上端圆周面设置有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上端端部设置有六角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的这种不同直径的液压阀件管内密封面研磨工具,可很好的对连接管密封面进行密封面研磨,研磨效果好,较之以往的工具提高了研磨效率,且可根据管道密封面的高度和直径进行调节,可适用于多种直径的连接管密封面研磨,无需再使用多个工具对不同直径的管道进行研磨,携带和使用均十分方便,提高了工具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为:1、定位孔;2、定位板;3、六角接头;4、外螺纹;5、导向筒;6、螺纹通孔;7、转动杆;8、螺栓;9、连接杆;10、镍铬合金耐磨层;11、研磨头;12、螺纹连接柱;13、卡槽;14、连接块;15、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的不同直径的液压阀件管内密封面研磨工具,包括定位板2、转动杆7、连接杆9及研磨头11,所述定位板2中部设置导向筒5,所述转动杆7可水平转动的定位在导向筒5内,所述转动杆7下端设置有卡槽13,所述连接杆9一端端部设有与卡槽13匹配的连接块14,连接块14与卡槽13配合后通过贯穿转动杆7和连接块14的螺栓8连接,所述螺栓8端部通过螺母15固定,且所述连接块14与螺栓8螺纹连接,构成连接杆9可绕螺栓8转动的转动结构,所述连接杆9在连接块14所在端部的另一端倾斜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研磨头11的螺纹连接柱12与螺纹孔配合,将研磨头11倾斜连接在连接杆9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远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远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35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