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电话漫游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3436.7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8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钟华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邦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7/00 | 分类号: | H04M7/00;H04M7/12;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电话 漫游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固定电话漫游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本地固定电话、PSTN系统、IMS系统和漫游固定电话;
所述PSTN系统包括:
本地程控交换机,与本地固定电话连接;
异地程控交换机,与本地程控交换机连接;
所述IMS系统包括:
本地中继网关,用于提供IMS系统与本地程控交换机的连接接口;
软交换,分别与本地中继网关、异地中继网关和业务服务器连接,用于路由交换;
业务服务器,与软交换连接,用于提供存储和语音业务处理功能;
异地中继网关,分别与异地程控交换机和漫游固定电话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电话漫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漫游固定电话和异地中继网关是通过接入网关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定电话漫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关包括FXS接口和IP接口,所述接入网关通过FXS接口与漫游固定电话连接、通过IP接口与异地中继网关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电话漫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中继网关通过FXO接口与本地程控交换机的FXS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电话漫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交换通过IP网络分别与本地中继网关、异地中继网关和业务服务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固定电话漫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程控交换机通过E1网络与异地程控交换机连接。
7.一种固定电话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步骤:
S10,漫游固定电话连接IMS系统并在IMS系统注册,建立漫游固定电话与异地号码的对应关系;
S20,本地固定电话呼叫漫游固定电话时,通过PSTN系统连接IMS系统,查询IMS系统上漫游固定电话与异地号码的对应关系;
S30,根据漫游固定电话与异地号码的对应关系,通过PSTN系统呼叫异地号码;
S40,根据漫游固定电话与异地号码的对应关系,通过IMS系统,将PSTN系统对异地号码呼叫请求转接到漫游固定电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固定电话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包括子步骤:
S11,漫游固定电话连接IMS系统并在IMS系统注册;
S12,IMS系统的异地中继网关收到漫游固定电话的注册消息后,给该漫游固定电话分配一个异地号码,并且记录下漫游固定电话与异地号码的对应关系,并且把该对应关系信息发到IMS系统的软交换;
S13,软交换把漫游固定电话与异地号码的对应关系信息上报到IMS系统的业务服务器,业务服务器保存该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固定电话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包括子步骤:
S21,本地固定电话向PSTN系统中的本地程控交换机发起对漫游固定电话的呼叫;
S22,本地程控交换机通过FXS接口向IMS系统中的本地中继网关发起呼叫;
S23,本地中继网关收到呼叫后,通过软交换向业务服务器发起IP呼叫;
S24,业务服务器接收到呼叫后查询漫游固定电话与异地号码的对应关系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固定电话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包括子步骤:
S31,IMS系统中的业务服务器将漫游固定电话呼叫号码改为对应的异地号码,通过软交换和本地中继网关返回给本地程控交换机;
S32,本地程控交换机发起对异地号码的呼叫,即通过E1网络呼叫异地程控交换机;
S33,异地程控交换机呼叫对应的异地号码。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固定电话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包括子步骤:
S41,异地程控交换机将异地号码的呼叫请求转移到异地中继网关;
S42,异地中继网关收到呼叫后再根据本地之前保存的漫游固定电话与异地号码的对应关系,把被叫号码改回漫游固定电话号码,向漫游固定电话发起呼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邦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邦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343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